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方向与沉积体系分析附视频

被引:54
作者
陈飞
樊太亮
高志前
于喜通
庞正炼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物源方向; 三角洲沉积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古水流、重矿物特征研究、粒度分析、薄片骨架矿物成分分析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的物源及源区母岩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延长组存在有东北、西南、东南和西部4个方向物源.依据物源方向、沉积环境和岩石学特征,将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划分为曲流河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和深水重力流4种沉积体系,即东北方向的富县三角洲、东南方向的庙湾-宜君-黄陵三角洲、西南方向的彬县-长武三角洲,以及正西方向的庆阳-合水三角洲.详细阐述了不同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深水重力流沉积体系的演化过程,分析了沉积体系与油气的分布关系,认为油气主要富集在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及其叠合部位,以及深水区的砂质碎屑流和浊积体等能构成岩性圈闭的储集岩体内.沉积物源的研究和沉积体系演化的分析有助于油气勘探的部署.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8+32+109 +3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1]  
Erosion in the Western Alps (Dora Baltea basin)[J] . Giovanni Vezzoli,Eduardo Garzanti,Stefano Monguzzi.Sedimentary Geology . 2004 (1)
[12]  
Quantitative provenance analysis of sediments: review and outlook[J] . Gert Jan Weltje,Hilmar von Eynatten.Sedimentary Geology . 2004 (1)
[13]  
provenance of North American Phanerozoic sandstones in relation to tectonic setting. DICKINSON W R, BEARD L S, BRAKENRIDGE G R, et al. 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 1983
[14]   重新认识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地质学 [J].
李德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6) :1-7
[15]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三角洲沉积及演化 [J].
武富礼 ;
李文厚 ;
李玉宏 ;
席胜利 .
古地理学报, 2004, (03) :307-315
[16]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方向分析与三角洲沉积体系 [J].
宋凯 ;
吕剑文 ;
杜金良 ;
王宏科 .
古地理学报, 2002, (03) :59-66
[17]   用MicrosoftExcel在砂岩的三角分类图上完成碎屑成分投点 [J].
黄思静 ;
黄喻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2, (02) :213-216
[18]   箕状断陷湖盆陡坡带砂体特征、演化及控制因素——以胜利油区东营凹陷北带沙河街组为例 [J].
田景春 .
矿物岩石, 2001, (03) :56-63
[19]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沉积特性与物源探讨 [J].
蔺宏斌 ;
姚泾利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5) :7-9+5
[20]   鄂尔多斯西南缘前陆盆地沉积物物源分析及其构造意义 [J].
刘少峰 ;
柯爱蓉 ;
吴丽云 ;
黄思骥 .
沉积学报, 1997, (01) :157-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