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态足迹情景预测——以吉林省为例

被引:13
作者
赵卫 [1 ]
刘景双 [1 ]
孔凡娥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
关键词
生态足迹; 情景分析; 预测; 吉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生态足迹模型偏重于生态可持续性的评估,缺乏针对社会经济发展动态性特征的预测功能。为探索生态足迹变化的驱动因子,建立了吉林省生态足迹时间序列,结果表明:居民消费水平的上升和能源消费的增加是该省生态足迹上升的主要原因。以居民消费水平和能源强度为策略变量,构建区域生态足迹预测模型;检验结果显示,该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相对误差均低于4.3%。最后,结合情景分析法,对吉林省生态足迹进行了预测,并分析了策略变量对生态足迹变化的影响。维持现行发展趋势,2010年吉林省生态足迹将增至2.99 hm2/人,年均增长率为4.35%;按照“十一五”规划发展,2010年该省生态足迹升至3.53 hm2/人,年均增长率为6.84%;情景三下,生态足迹增长最慢,2010年该省生态足迹达到2.98 hm2/人;情景四下,生态足迹增长最快,2010年该省生态足迹为3.55 hm2/人;居民消费水平对生态足迹变化的影响远大于能源强度的影响,降低能源强度对于缓解生态足迹增长的作用是有限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65 / 17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区域人均生态足迹的社会经济驱动模型——以1995年2003年江苏人均足迹为例 [J].
赖力 ;
黄贤金 ;
刘伟良 .
资源科学, 2006, (01) :14-18
[2]   1978年2003年中国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J].
陈敏 ;
张丽君 ;
王如松 ;
怀保光 .
资源科学, 2005, (06) :132-139
[3]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中国可持续发展动态分析 [J].
元相虎 ;
李华 ;
陈彬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03) :38-42
[4]   环境规划中情景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 [J].
刘永 ;
郭怀成 ;
王丽婧 ;
戴永立 ;
张秀敏 ;
贺彬 .
环境科学研究, 2005, (03) :82-87
[5]   广东省生态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生态足迹时间维动态分析 [J].
高长波 ;
张世喜 ;
莫创荣 ;
陈新庚 .
生态环境, 2005, (01) :57-62
[6]   中国历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可持续性评估 [J].
刘宇辉 ;
彭希哲 .
生态学报, 2004, (10) :2257-2262
[7]   商丘市居民生活消费生态足迹的时间序列分析 [J].
闵庆文 ;
余卫东 ;
成升魁 .
资源科学, 2004, (05) :125-131
[8]   生态经济持续性的度量和趋势预测——以甘肃武威市为例 [J].
尤飞 ;
钟有丽 ;
王传胜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6) :743-749
[9]   生态足迹研究的国内外近期进展 [J].
王书华 ;
毛汉英 ;
王忠静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6) :776-782
[10]   甘肃省1998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J].
徐中民 ;
张志强 ;
程国栋 .
地理学报, 2000, (05) :607-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