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目的论观照下的英汉汉英翻译教材建设

被引:81
作者
陶友兰
机构
[1]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翻译系 上海
关键词
目的论; 翻译教材; 翻译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315.9 [翻译];
学科分类号
050201 ;
摘要
随着翻译研究的蓬勃发展,翻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越来越受到重视。担负课程主要使命的翻译教材也日益显露出其弊端。本文旨在借用德国Venneer提出的目的论为指导,对中国翻译教材(主要是英汉双语翻译教材)的建设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就如何编写适合作为翻译专业教学的翻译教材提出如下建议:(1)教材中要重申翻译的内涵和外延,拓展翻译概念;(2)教材中要提出多元化翻译标准,允许采取多种翻译策略;(3)教材中要凸显译者,强调译者的主观能动性;(4)教材编写要作需求分析,反映用户意向。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外语专业翻译课的定位问题 [J].
李红青 ;
黄忠廉 .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 (11) :22-25
[2]   变译(翻译变体)论 [J].
黄忠廉 .
外语学刊, 1999, (03) :80-83
[3]  
中西译学批评[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张南峰著, 2004
[4]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李文革著, 2004
[5]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孙致礼[著], 2003
[6]  
中国英汉翻译教材研究[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张美芳著, 2001
[7]  
翻译变体研究[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黄忠廉著, 2000
[8]  
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穆雷编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