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半球的分工与协同

被引:14
作者
曹京波
张彤
马越涛
赵纯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半球优势,大脑; 语言; 综述文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42 [神经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6 ;
摘要
目的:总结有关大脑分工与协同方面的研究现状,为失语症患者的康复训练提供理论指导。资料来源:检索Ovid1989-01/2004-01关于大脑半球功能侧化与协同的文章,检索词“brain,language”,“brain,hemisphere”,并限定语种为英语。检索中国医学期刊网关于大脑半球功能侧化与协同的文章,检索词为“大脑半球,分工;大脑半球,协同”。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有关大脑分工与协同方面的相关文献,然后筛除明显不随机临床试验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查找全文,进一步判断是否为随机对照试验。纳入标准为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不论采用单盲,双盲或非盲法。排除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4篇关于大脑分工与协同方面的相关文献,12个试验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2篇试验中,均为重复的同一研究。资料综合:过去认为利手是语言优势半球的外部标志,利手是随个体语言的发展而发展并在语言的调节下形成的,目前对这一观点存在争议。现在多数研究表明,大部分左利手者的语言中枢都在左侧半球,与右利手者一样,所以不能说利手是语言的外部标志。大量神经科病例证明语言优势在左侧大脑半球。大脑两个半球具有功能分工的特性,两半球对语言和非语言刺激的视、听诱发电位存在着差异,并且这种诱发电位大多是某种心理功能而不是刺激本身引起的。与语言有关的实验发现,右侧半球比左侧半球呈现较少的诱发电位。随着临床认识的提高和经典心理学的发展,大脑功能一侧化的概念逐渐被两侧大脑半球协同的观点代替,认为两侧大脑半球协同活动是完成心理活动的基础。结论: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复杂认知心理活动,只有两侧大脑半球既分工又协同,才能完成这一复杂的活动。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4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双语与多语失语 [J].
陈卓铭 ;
林谷辉 .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7, (06) :49-52
[2]   言语和非言语作业时的脑电功率改变 [J].
王荪,王文敏,许虹,艾清龙,吴雯珠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96, (01) :16-19+64
[3]   双语者脑的语言功能侧化问题 [J].
陈卓铭,林谷辉,高素荣 .
心理学动态, 1995, (04) :8-11
[4]   认知过程中大脑两半球的协同活动——若干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再分析 [J].
郭念锋 ;
李世强 .
心理学报, 1993, (02) :180-188
[5]   汉字认知过程中大脑两半球机能不对称性的实验研究 [J].
郭念锋 ;
尹文刚 .
心理学报, 1986, (02) :203-209
[6]  
失语症[M].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高素荣主编, 1993
[7]  
医学心理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李心天等编,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