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公共文化的面孔、式微与再造——基于湖北农村老年人协会建设实践的分析

被引:24
作者
印子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乡村公共文化; 公共文化危机; 农村老年人协会; 公共文化再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69.6 [中、老年]; D422.6 [农民工作]; G249.27 [地方群众文化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4 ; 0302 ; 05 ; 0503 ;
摘要
乡村公共文化具有知识性、规范性和价值性,三者共同形塑出乡村公共文化的面孔。改革开放以来,乡村社会面临伦理与治理双重危机,不可逆地蔓延开来的消费主义,形塑出异化的社会性竞争形态,并导致乡村公共文化的式微与乡村公共文化危机。老年人社会处境的退化,是乡村公共文化危机在乡村社会中的直接表现。通过外部资源输入与内部组织运作的结合,农村老年人协会的建设与运作实现村庄内部社会文化资源的适度整合和村庄公共文化供给自主化,展现出乡村公共文化供给的"低消费、高福利"模式。乡村公共文化再造的社区主义,不仅为农村老年人供给文化公共品,而且有望实现农村文化公共品的集体化制造与乡村公共文化的可持续生产。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124 +12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1]  
做人之道[M]. 商务印书馆 , 王德福, 2014
[12]  
法律与文化[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赵旭东, 2010
[13]   农村代际关系论:兼论代际关系的价值基础 [J].
贺雪峰 .
社会科学研究, 2009, (05) :84-92
[15]   现代农村社区福利的产生和促进——对浙江宁波L村老年协会个案的考察 [J].
董海宁 .
社会, 2003, (11) :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