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以来中国网络新闻传播理论研究进展分析

被引:12
作者
杜骏飞
机构
[1]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
网络; 新闻传播理论; 研究进展; 传播学;
D O I
10.13852/j.cnki.jshnu.2009.04.015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综述1994年—2008年中国网络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历史,通过对CNKI检索建立分类数据库,然后进行网络新闻传播领域学术进展的研究。研究认为,中国网络新闻传播理论研究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94年—1999年,为网络新闻传播研究的发生期;2000年—2003年,为网络新闻传播研究的发展期;2004年—2008年,为网络新闻传播研究的繁荣期。文章并对各个阶段的重要研究成果进行简要评述,希望从中发现中国网络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发展脉络和主要贡献,以利于学术界寻求更多的理论突破。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9 条
[1]   论Web2.0时代网络舆论的管理 [J].
匡文波 .
国际新闻界, 2008, (12) :71-74
[2]   “社会营销”与社会发展研究:山东寿光农村网络应用实证研究 [J].
王锡苓 ;
郑春丽 ;
李泾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8, (06) :98-102
[3]   网络舆论如何有效引导主流舆论——以“强国论坛”的网络舆论引导为例 [J].
崔蕴芳 ;
沈浩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8, (06) :141-142
[4]   “蝴蝶效应”与网络舆论生成机制 [J].
韩立新 ;
霍江河 .
当代传播, 2008, (06) :64-67
[5]   网络媒体的舆论功能研究 [J].
李贞芳 ;
古涵 ;
杨孟丹 .
国际新闻界, 2008, (10) :60-64
[6]   网络对大学生社会心理与行为的影响调查 [J].
徐琼 .
当代传播, 2008, (05) :76-78
[7]   网络媒介的议程设置——以“艳照门”事件为例 [J].
项国雄 ;
曹明香 .
当代传播, 2008, (05) :72-73
[8]   网络恶搞的“第三人效果”研究——以1772位上海市民为例 [J].
禹卫华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8, (04) :83-88
[9]   Web2.0知情与表达:以上海网民为例的研究 [J].
周葆华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8, (04) :75-82
[10]   中小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及其教育现状的调查——以江苏省17所中小学为例 [J].
魏南江 ;
孔祥静 ;
唐承群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8, (04) :6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