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太湖地区稻田不同轮作制度下的氮肥减量研究
被引:42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林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来源:
关键词:
轮作制度;
太湖地区;
稻田;
氮肥减量;
有机肥;
氮径流损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设置不同轮作制度及施氮量,研究其对稻季的田面水氮素含量、氮素径流损失、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江苏宜兴地区,冬季种植紫云英或黑麦草替代小麦种植,从而减少稻季化学氮肥的施用是可行的。紫云英或黑麦草参与轮作还田,提高了土壤的供氮水平,促进了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产量显著提高,且冬季种植无需施用氮肥,减少了冬季旱地土壤的氮素损失,降低了环境负荷;在总施氮量相等的情况下,提高肥料中有机肥比例可以降低稻田田面水中的总氮含量,降低了因田面水外排导致的氮素径流损失,且绿肥种植成本低,尤其是紫云英对无机氮肥的替代性强,可以有效降低稻季的施肥成本。在江苏宜兴地区,如适当地将传统的小麦-水稻轮作制度改为紫云英-水稻轮作制度,并在稻季减少120kg·hm-2的纯氮投入,则可兼顾经济效益、产量效益和环境效益。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水稻秸秆用量对淹水培养土壤表层溶液理化性质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18 (01) : 20 - 24戴志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鲁明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杨文兵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范先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2] 头季稻氮肥运筹对再生稻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0, (01) : 50 - 56陈鸿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不详杨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梁义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不详张志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不详梁康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不详林文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不详
- [3] 基于WNMM模型的潮土地区农田水氮优化管理[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9, 25 (01) : 62 - 68李晓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封丘农业生态系统国家试验站/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封丘农业生态系统国家试验站/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张佳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封丘农业生态系统国家试验站/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封丘农业生态系统国家试验站/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朱安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封丘农业生态系统国家试验站/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封丘农业生态系统国家试验站/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信秀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封丘农业生态系统国家试验站/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封丘农业生态系统国家试验站/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张丛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封丘农业生态系统国家试验站/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封丘农业生态系统国家试验站/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4] 长期稻-稻-紫云英轮作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 2008, (06) : 25 - 27高菊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徐明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秦道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5] 绿肥-水稻轮作体系中氮肥适宜用量研究[J]. 上海农业学报, 2008, (04) : 60 - 64诸海焘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环境科学研究所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余廷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环境科学研究所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田吉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环境科学研究所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
- [6] 六种稻田土壤冬季种植黑麦草功能效应研究[J]. 作物学报, 2007, (12) : 1972 - 1976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曾昭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杨光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土壤与肥料研究所 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肖小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土壤与肥料研究所 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张帆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土壤与肥料研究所 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胡跃高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 [7] 绿肥不同还田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 上海农业科技, 2007, (05) : 144 - 145季春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上海市崇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周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上海市崇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8] 云南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研究进展[J]. 草业与畜牧, 2007, (02) : 1 - 3+7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周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草业科学系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牛燕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草业科学系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9] 黑麦草—水稻种植模式生态经济评价[J]. 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06, (05) : 380 - 382田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王志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卜义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张宝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庄恒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 [10] 绿肥轮作还田对稻田土壤溶液氮素变化及水稻产量的影响[J]. 土壤, 2006, (03) : 270 - 275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单玉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杨林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韩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