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关怀:学校德育现代模式的重构

被引:18
作者
林瑞青
机构
[1] 佛山大学政法学院
关键词
德育; 生命关怀; 以人为本;
D O I
10.13316/j.cnki.jhem.2005.01.011
中图分类号
G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学科分类号
030505 ;
摘要
传统德育模式以政治关照为价值取向,使道德教育成为政治视野中严厉的道德控制,以致在面对生态伦理危机、经济伦理危机、网络伦理危机等社会问题时显得束手无策。为此,要建构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为指引,充分关注学生的生命,关注其生命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意义,关注其生命的生成和完善,使之及于与之密切相连的对一切生命的热爱,并始终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终极目标的可持续的生命关怀型德育模式。以此架构具有可持续性与生命性的德育课程体系,拓宽德育内容,加快实现德育内容的大融合,建立多向、平等、自由的伙伴式师生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3+6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论道德教育对生命关怀的拓展 [J].
岳伟 .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05) :47-49
[2]   道德体验引论 [J].
刘惊铎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1) :85-93
[3]  
关怀生命[D]. 李家成.华东师范大学 2002
[4]  
幸福教育论[M].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刘次林著, 1999
[5]  
躁动的百年[M]. 山东教育出版社 , 陆有铨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