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证患者唾液淀粉酶活性变化与一氧化氮相关性的初步探讨

被引:11
作者
刘晓秋
梁幼雅
贾晓林
唐惠琼
蔡文成
不详
机构
[1] 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
[2] 基础医学院
[3] 第一附属医院
[4] 第一附属医院 广州
[5] 广州
[6] 广州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脾虚证; 唾液淀粉酶;
D O I
10.13412/j.cnki.zyyl.2002.04.027
中图分类号
R228 [中医病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分析脾虚患者基础状态下 (酸刺激前 )及酸刺激后唾液一氧化氮代谢产物浓度的变化 ,探讨脾虚证酸刺激前后唾液淀粉酶活性变化与一氧化氮的关系。方法 :选择脾虚证患者 ,并以胃阴虚证患者为对照组 ,病例均为Ⅱ型糖尿病合并胃轻瘫 ;检测基础状态下及酸刺激后唾液一氧化氮代谢产物浓度 ,并与脾虚证的重要指标酸刺激前后唾液淀粉酶活性相关分析。结果 :1)发现脾虚证患者基础状态下唾液一氧化氮代谢产物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酸刺激后唾液一氧化氮代谢产物浓度显著降低 ;基础状态下唾液淀粉酶活性略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显著高于以前研究的病证 ,酸刺激后唾液淀粉酶活性显著下降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变化与唾液一氧化氮代谢产物浓度的变化显著相关 (r =0 .6,P <0 .0 5 ) ;而胃阴虚证对照组患者酸刺激前后唾液淀粉酶活性及一氧化氮代谢产物浓度均无显著变化。 2 )本实验酸刺激前后唾液淀粉酶活性均显著高于以前研究的病证。结论 :1)脾虚证的重要指标酸刺激前后唾液淀粉酶活性变化与唾液一氧化氮相关 ,脾虚证可能存在交感神经系统—一氧化氮通路功能障碍 ,致酸刺激后唾液淀粉酶活性降低 ,可能存在副交感神经系统—一氧化氮通路功能代偿增强 ,致基础状态下唾液淀粉酶活性升高。 2 )唾液淀粉酶活性可能受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