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处理对沙地樟子松幼苗膜脂过氧化作用及保护酶活性影响

被引:42
作者
孙一荣
朱教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关键词
樟子松; 土壤水势; 保护酶系统; 膜脂过氧化;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8.0177
中图分类号
S718.4 [树木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盆栽控水实验,模拟科尔沁沙地由东至西50年的年均降水量及最大、最小年降水量下的土壤水势,分析了不同水分处理(土壤水势分别为-16.18、-5.09和-4.50bars,即A、B和C处理)对樟子松2年生幼苗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脂膜相对透性(RC)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和脯氨酸(Pro)]和膜保护酶(SOD酶和POD酶)的影响。不同水分处理对樟子松幼苗针叶内的保护酶、渗透调节物质及膜脂过氧化的作用影响显著。随着土壤水势的降低,幼苗的SOD酶呈现微下降再升高的趋势;POD酶活性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幼苗的渗透调节物质(SS、SP和Pro)的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3种水分处理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的幅度最大,A处理分别是C处理的1.8倍和2.4倍,脯氨酸的含量持续积累;随干旱胁迫加重,MDA、RC和O2.-产生速率均有明显上升趋势,以O2.-产生速率上升幅度最大。这表明,樟子松幼苗通过体内的生理生化机制,尤其是增加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实现对干旱胁迫较强的忍耐性和较好的适应性。A处理针叶内的自由基大量积累和膜脂过氧化程度加重,对植物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引用
收藏
页码:729 / 73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防护林经营学[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姜凤岐等著, 2003
[2]   聚乙二醇模拟水分胁迫对沙地樟子松种子萌发影响研究 [J].
朱教君 ;
李智辉 ;
康宏樟 ;
范业展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5) :801-804
[3]   科尔沁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水分动态的研究 [J].
张继义 ;
赵哈林 ;
崔建垣 ;
张铜会 ;
赵学勇 .
林业科学, 2005, (03) :1-6
[4]   章古台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有效氮的研究 [J].
陈伏生 ;
曾德慧 ;
范志平 ;
陈广生 ;
于占源 ;
赵琼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 (03) :6-11
[5]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李合生主编, 2000
[6]   不同林龄樟子松叶片养分含量及其再吸收效率 [J].
曾德慧 ;
陈广生 ;
陈伏生 ;
赵琼 ;
冀小燕 .
林业科学, 2005, (05) :21-27
[7]  
植物抗性生理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刘祖祺,张石城主编, 1994
[8]  
植物生理学实验[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朱广廉等编, 1990
[9]   水分胁迫对不同年龄沙地樟子松幼苗存活与光合特性影响 [J].
朱教君 ;
康宏樟 ;
李智辉 ;
王国臣 ;
张日升 .
生态学报, 2005, (10) :2527-2533
[10]   不同水分胁迫方式对沙地樟子松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J].
朱教君 ;
康宏樟 ;
李智辉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6, (02) :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