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视野下的教学重构

被引:60
作者
于泽元 [1 ,2 ]
邹静华 [2 ]
机构
[1] 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西南大学分中心
[2]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育变革; 教育目的; 教学重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人工智能凭借其强大的学习力、理性的判断力和超强的工作力成为当前世界科技发展最为重要的潮流之一。教育深受技术发展的影响,人工智能的发展一方面为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对现有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人工智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校学习环境的特征和样态,丰富了各种智能化学习方式,也促使人类重新思考教育目的,即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要走出"知识为本"的陷阱,秉承现代理性精神的根基,通过"学以成人"和"立德树人"来培育人的精神能力和人工智能素养。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目的的指引和观照下,我们应从新的概念向度来重构教学,包括重构师生关系,使师生成为探险伙伴学习共同体;重构教学资源的形态,使资源能够自动提取、演化和结构化生成;重构人际互动的方式,形成分布式、多中心的学习群体,实现集体建构和共识达成。但不管如何变化,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学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更加强调人的主体性以及人际间共识的生成。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中国人工智能40年 [J].
蔡自兴 .
科技导报, 2016, 34 (15) :12-32
[2]   个性化自适应学习研究——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学习的新常态 [J].
姜强 ;
赵蔚 ;
李松 ;
王朋娇 .
中国电化教育, 2016, (02) :25-32
[4]   群体智能中的知识涌现与复杂适应性问题综述研究 [J].
何小贤 ;
朱云龙 ;
王玫 .
信息与控制, 2005, (05) :50-56
[5]   论分布式学习 [J].
钟志贤 ;
张琦 .
外国教育研究, 2005, (07) :28-33
[6]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J].
何玲 ;
黎加厚 .
现代教学, 2005, (05) :29-30
[7]   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下) [J].
何克抗 .
电化教育研究, 2004, (04) :22-26
[8]   数据挖掘综述 [J].
王光宏 ;
蒋平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2) :246-252
[9]  
AI·未来[M]. 浙江人民出版社 , 李开复, 2018
[10]  
未来简史[M]. 中信出版社 , 尤瓦尔·赫拉利,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