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成分变换的ASAR数据水稻种植面积提取

被引:24
作者
汪小钦
王钦敏
史晓明
凌飞龙
朱晓铃
机构
[1] 福州大学空间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福州大学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
ENVISATASAR; 水稻种植面积; 主成分变换; 主成分分量差值; 面向对象分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26 [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82804 ;
摘要
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是多云多雨地区水稻监测的重要数据源,多极化的SAR数据有利于识别精度的提高。通过对水稻生长期ENVISAT ASAR双极化数据后向散射系数分析得知,水稻VV极化的后向散射系数比VH极化大,两者总体上都随着水稻的生长而增大。在水稻生长后期,VV极化保持稳定,略有下降,VH极化持续增大。对6个通道的ASAR进行主成分变换,发现水稻种植区在第二主分量(PC2)上值较大,色调很亮,而在第五主分量(PC5)上值较低,色调很暗,分别反映了VV极化和VH极化在水稻生长茂盛期与生长初期的差异,两者差值(PC2-PC5)突出了水稻与其它地类的差异。利用主成分分量的差值(PC2-PC5),基于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建立了水稻种植区快速提取方法。利用该方法对福州地区2004年早稻面积进行提取,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基于分层抽样的中国水稻种植面积遥感调查方法研究 [J].
焦险峰 ;
杨邦杰 ;
裴志远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5) :105-110
[2]   Envisat-ASAR数据的特点及其在多云多雨地区的应用前景 [J].
陈劲松 ;
邵芸 ;
林晖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4, (06) :517-520
[3]  
水稻时域后向散射特性分析:雷达卫星观测与模型模拟结果对比[J]. 邵芸,廖静娟,范湘涛,刘浩.遥感学报. 2002(06)
[4]   SNB-SAR数据在大范围水稻种植面积调查中的应用——以广东省早稻调查为例 [J].
廖圣东 ;
廖其芳 ;
李岩 ;
何敬廉 .
热带地理, 2001, (04) :346-349+359
[5]   水稻微波后向散射系数的模拟分析 [J].
曾琪明 ;
马洪兵 ;
张涛 .
遥感学报, 2000, (01) :14-21
[6]   SAR数据在南方水稻分布图快速更新中的应用方法研究 [J].
谭炳香 ;
李增元 .
国土资源遥感, 2000, (01) :24-27+33
[7]   多时相Radarsat数据在广东肇庆地区稻田分类中的应用 [J].
刘浩 ;
邵芸 ;
王翠珍 .
国土资源遥感, 1997, (04) :3-8+15
[8]   Rice monitoring and production estimation using multitemporal RADARSAT [J].
Shao, Y ;
Fan, XT ;
Liu, H ;
Xiao, JH ;
Ross, S ;
Brisco, B ;
Brown, R ;
Staples, G .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001, 76 (03) :310-325
[9]   Evaluation of RADARSAT Standard Beam data for identification of potato and rice crops in India [J].
Panigrahy, S ;
Manjunath, KR ;
Chakraborty, M ;
Kundu, N ;
Parihar, JS .
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1999, 54 (04) :254-262
[10]   Discrimination of rice crop grown under different cultural practices using temporal ERS-1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data [J].
Chakraborty, M ;
Panigrahy, S ;
Sharma, SA .
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1997, 52 (04) :18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