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吡唑类化合物DL-1的硝化抑制效应初探

被引:13
作者
孙志梅 [1 ]
梁文举 [1 ]
武志杰 [1 ]
左秀锦 [2 ]
史云峰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 大连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关键词
吡唑类化合物; DL-1; DCD; NH4+-N; NO3--N; 表观硝化率; 硝化抑制率;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6.0041
中图分类号
TQ463.5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的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为参比对象,采用室内培养方法,对新型吡唑类化合物DL-1的硝化抑制效应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DL-1对土壤中铵的氧化过程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前3周的硝化抑制率可达70%以上,且硝化抑制能力在第14天至28天最强.与等量DCD相比,施用量为(NH4)2SO4氮量1.0%的DL-1在14、21和28d使土壤中的NO3--N含量分别下降26.23%、33.27%和23.31%;与不加抑制剂的对照处理相比,土壤NO3--N含量则分别下降了71.12%、69.10%和55.14%.当DL-1用量为(NH4)2SO4氮量的2.0%时,土壤的硝化作用受到了更强烈的抑制,到培养第90天试验结束,土壤中的NO3--N含量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201 / 20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干土效应对土壤生物组成及矿化与硝化作用的影响 [J].
林江辉 ;
李辉信 ;
胡锋 ;
赵海燕 .
土壤学报, 2004, (06) :924-930
[2]   含吡唑环的双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J].
赵卫光 ;
陈寒松 ;
李正名 ;
韩玉芬 ;
颜寒 ;
赖俊英 ;
王素华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1, (06) :939-942
[3]   抑制剂及其组合对尿素15N在小麦土壤系统中的行为和归宿的影响 [J].
史奕 ;
徐星凯 ;
周礼恺 ;
O.VanCleemput .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2) :168-170
[4]   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的协同作用对尿素氮转化和N2O排放的影响 [J].
陈利军,史奕,李荣华,胡连生,周礼恺 .
应用生态学报, 1995, (04) :368-372
[5]  
Effects of concentration, incubation temperature, and repeated applications on degradation kinetics of dicyandiamide (DCD) in model experiments with a silt loam soil[J] . S. S. Rajbanshi,G. Benckiser,J. C. G. Ottow.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 1992 (2)
[6]   INHIBITION OF NITRIFICATION IN SOIL BY HETEROCYCLIC NITROGEN-COMPOUNDS [J].
MCCARTY, GW ;
BREMNER, JM .
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1989, 8 (03) :204-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