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边坡人工恢复植被后土壤动物群落变化及多样性

被引:42
作者
殷秀琴 [1 ]
顾卫 [2 ]
董炜华 [1 ]
邱丽丽 [3 ]
刘永兵 [2 ]
陶岩 [1 ]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资源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3] 绵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系
关键词
公路边坡; 土壤动物; 人工恢复植被; 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S154.5 [土壤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对内蒙古中部呼集高速卓资段的公路边坡人工恢复植被后土壤动物群落进行研究,探讨人工恢复植被前后土壤动物的数量组成、结构,揭示人工恢复植被后土壤动物多样性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路域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公路边坡人工恢复植被后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急剧增加。未进行人工恢复植被的裸露边坡没有大型土壤动物。不论是人工恢复植被当年还是人工恢复植被1年后,西北坡大型和中小型土壤动物的数量均高于东南坡。人工植被恢复的时间不同,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量差异显著,个体数量差异不显著,中小型土壤动物类群数量和个体数量差异均显著。土壤动物的种类组成和个体数量随着人工恢复植被时间发生变化。隐翅虫及蜘蛛,线虫、节跳虫、辐螨、革螨和甲螨它们之间相关性大,经常共同出现在人工恢复植被后各边坡,并且个体数量多。无论是大型土壤动物还是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和类群数量的垂直分布均具表聚性。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受土壤pH值和有机质、全P、全N含量的影响。土壤含水量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的多样性的影响较大。通过对土壤环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0~5 cm和5~10 cm的土壤含水量为主导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4295 / 430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效果研究 [J].
江源 ;
陶岩 ;
顾卫 ;
刘永兵 ;
余海龙 .
公路交通科技, 2007, (07) :147-152
[2]   南亚热带人工杉木林灌木层物种组成及主要木本种间联结性 [J].
康冰 ;
刘世荣 ;
蔡道雄 ;
温远光 ;
史作民 ;
郭文福 ;
朱宏光 ;
张广军 ;
刘磊 .
生态学报, 2005, (09) :2173-2179
[3]   鹤山丘陵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 [J].
徐国良 ;
周国逸 ;
莫江明 ;
周小勇 ;
彭闪江 .
生态学报, 2005, (07) :1670-1677
[4]   天童常绿阔叶林五个演替阶段凋落物中的土壤动物群落 [J].
易兰 ;
由文辉 ;
宋永昌 .
生态学报, 2005, (03) :466-473
[5]   客土喷播在边坡生态修复与防护中的应用 [J].
章梦涛 ;
邱金淡 ;
颜冬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4, (03) :10-12
[6]   植被护坡现状与展望 [J].
方华 ;
林建平 .
水土保持研究, 2004, (03) :283-285+292
[7]   道路生态学研究进展 [J].
宗跃光 ;
周尚意 ;
彭萍 ;
刘超 ;
郭瑞华 ;
陈红春 .
生态学报, 2003, (11) :2396-2405
[8]   白花草木樨 [J].
武保国 .
农村养殖技术, 2003, (17) :28-30
[9]   松嫩草原区不同农业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J].
殷秀琴 ;
王海霞 ;
周道玮 .
生态学报, 2003, (06) :1071-1078
[10]   外来植物物种的引进对路域生态的影响 [J].
刘龙 .
交通环保, 2003, (02) :20-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