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巴楚断隆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

被引:60
作者
何文渊
李江海
钱祥麟
张臣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北京
[2] 不详
关键词
巴楚断隆; 西南坳陷; 阿瓦提凹陷; 迁移; 复合前缘隆起; 伸展;
D O I
10.13209/j.0479-8023.2000.077
中图分类号
P546 [新构造运动(新构造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巴楚断隆的形态、成因及边界断裂与其南北两侧前陆凹陷的形成戚息相关。在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大背景下 ,巴楚前缘断隆受西南坳陷和阿瓦提凹陷的影响 ,新生代时构造体制发生反转 ,边界向南北迁移。根据其发育过程特征 ,作者用复合前缘隆起两端迁移模式对复合前缘隆起独特的构造发育史进行了解释 :即三叠纪以来岩石圈各圈层同步挠曲变形。随着挤压应力场的增大 ,巴楚隆起在挠曲基础上不断抬升 ,形成几条大型断裂带。巴楚断隆作为一个整体沿着这几条深断裂发生剪切滑动 ,平面上表现为向冲断带迁移。在宁静期岩石圈回跳 ,整体向下滑动 ,发育负反转构造 ,平面上为向隆起轴部的迁移。前缘隆起向南北凹陷迁移时可能会在前缘隆起上出现局部伸展体制。
引用
收藏
页码:539 / 54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巴楚断隆鸟山构造奥陶系气藏成藏分析及其作用 [J].
皮学军 .
天然气工业, 1999, (02) :50-54+9
[2]   塔里木盆地北部隆起负反转构造及其地质意义 [J].
汤良杰 ;
金之钧 ;
张一伟 ;
陆克政 .
现代地质, 1999, (01) :93-98
[3]   探讨塔里木盆地巴楚断隆的正反转构造 [J].
谢晓安 ;
胡素云 ;
卢华复 .
地质论评, 1998, (01) :1-6
[4]   塔里木西南拗陷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的关系 [J].
胡望水,刘学锋,陈毓遂,肖安成,刘生国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1996, (03) :244-251
[5]   塔里木盆地西部及邻区构造形成机制 [J].
伍致中 .
新疆石油地质, 1996, (02) :97-104+201
[6]   塔里木盆地北部构造样式 [J].
严俊君,黄太柱 .
地球科学, 1995, (03) :264-270
[7]   地震转换波测深中PS转换震相的分离和参数测定 [J].
张家茹 ;
邵学钟 ;
高维安 .
地震学报, 1993, (01) :39-45+130
[8]  
塔里木盆地油气藏形成与分布[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吕修祥, 1998
[9]  
中国塔里木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贾承造主编, 1997
[10]  
前陆盆地分析[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何登发等编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