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监护人的留守儿童心理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7
作者
郑同刚 [1 ]
王树明 [1 ]
周昭红 [1 ]
舒端 [1 ]
李静 [2 ]
郑念祥 [1 ]
张连生 [3 ]
机构
[1] 湖北省汉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汉川市人民医院
[3] 武汉科技大学
关键词
精神卫生; 干预性研究; 监护; 儿童;
D O 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0.12.021
中图分类号
B844.1 [儿童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监护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干预效果,为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选择6所中小学1264名留守儿童进行SCL-90心理问卷量表测量,综合干预6个月后,比较干预前后量表得分。结果干预后,监护人为父亲或母亲的留守儿童在9项因子得分上均有降低;监护人为祖父母的留守儿童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性、抑郁、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上有降低;监护人为外祖父母的留守儿童在强迫症状因子得分上有降低。监护人为其他亲戚与邻居的留守儿童在躯体化、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上有显著性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护人为父(母)的留守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干预效果最明显,而其他亲戚或邻居为监护人的,没能阻止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恶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459 / 1460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比较 [J].
高亚兵 .
中国学校卫生, 2009, 30 (03) :257-258
[2]   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心理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 [J].
高亚兵 .
中国特殊教育, 2008, (07) :56-61
[3]   留守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与其抑郁、孤独之间的关系——基于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的视角 [J].
赵景欣 ;
刘霞 ;
申继亮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01) :36-42
[4]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梁静 ;
赵玉芳 ;
谭力 .
中国学校卫生, 2007, (07) :631-633
[5]   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及自我意识状况的对照研究 [J].
赵红 ;
罗建国 ;
李作为 ;
黄宣银 ;
刘良 ;
文红 ;
钟昆 ;
周碧英 ;
徐锋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6, (06) :633-634
[6]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 [J].
叶曼 ;
张静平 ;
贺达仁 .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6, (06) :67-69
[7]   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与特点 [J].
叶敬忠 ;
王伊欢 .
人口学刊, 2006, (03) :55-59
[8]   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影响及对策探析 [J].
黄雪松 ;
刘克纾 .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5, (05) :9-11
[9]   父母-青少年亲子沟通的研究 [J].
房超 ;
方晓义 .
心理科学进展, 2003, (01) :65-72
[10]   母亲行为与儿童行为问题的探讨 [J].
王益文 ;
张文新 ;
纪林芹 ;
侯逾璋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2, (04) :277-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