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长效机制

被引:20
作者
张谋贵
机构
[1]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补偿机制; 粮食区域补偿基金; 增加农民收入; 工业化及城镇化; 机会成本;
D O I
10.16064/j.cnki.cn34-1003/g0.2012.03.027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粮食主产区出现利益失衡:"粮食大省,经济弱省,财政穷省",农民收入与粮食生产呈负相关。利益失衡的原因为:粮食主产区为生产粮食承担的权利、责任与利益不对等,粮食生产对地方政府不仅没有税收,反而还要地方政府增加其配套补贴,也增加了地方政府发展工业和推进城镇化的成本。要建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长效机制,中央政府负有重要责任,建立粮食区域补偿基金,加大向粮食主产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健全国家耕地保护补偿制度,健全和完善粮食主产区金融支持政策。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再论“三农”解决之道——韩国、日本和台湾地区化解“三农”之策对我国的借鉴 [J].
张谋贵 .
湖北社会科学, 2011, (10) :77-80
[2]   我国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研究 [J].
张谋贵 .
西部论坛, 2011, (04) :19-26
[4]   论粮食产区与销区关系的协调 [J].
龙方 ;
曾福生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7, (05) :520-524
[5]   建立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利益协调机制的初探 [J].
刘小春 ;
吕从钢 ;
翁贞林 ;
朱红根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4) :82-84
[6]   粮食直接补贴中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的利益关系 [J].
王海全 ;
李华 .
统计与决策, 2006, (17) :39-40
[7]   粮食产销区之间协调机制的实现研究 [J].
曾福生 ;
匡远配 .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05, (05) :4-6
[8]   按市场经济原则建立粮食产销区供销协作机制 [J].
罗守全 .
宏观经济研究, 2005, (06) :41-43
[9]  
中部崛起:必须建立对粮食主产区的补偿机制[J]. 张德元.调研世界. 2005(06)
[10]   论粮食的弱质特征、本质属性与安全责任 [J].
肖国安 .
中国粮食经济, 2005, (05) :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