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粳稻主产省区比较优势及近期产量趋势分析

被引:4
作者
盛承发
宣维健
邵庆春
邓伟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 北京
[4] 北京
[5] 吉林长春
[6] 吉林长春
关键词
粳稻; 比较优势; 品级大米; 种植区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分析了我国粳稻主产省市区 1997— 1998年比较优势并预测近期产量增减趋势。在影响一地区粳稻总产的5个因子中 ,农民年人均所得 X与当地粳稻总产 1997— 1999年的变动幅度 Y2 之间的负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准 ,回归式 Y2 =1.2 2 0 9- 8.1× 10 - 5X(r=- 0 .5 93,n=14 ,P<0 .0 5 )。另 4个因子即粳稻平均单产、总产、每一劳动日净产值以及种植的相对效益与当地近年粳稻产量变动的相关关系未达显著水准。此回归式意味着在一般情况下 ,一地区农民年人均所得每减少 1,0 0 0元 ,未来 2年粳稻总产很可能升 8.1个百分点。1998— 1999年平均 ,16个粳稻主产省市区农民年人均所得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云南、宁夏、山西、河南、安徽、湖北、吉林、黑龙江、辽宁、山东、河北、江苏、浙江、天津、上海、北京。作者认为 ,这一序列中云南至黑龙江 8省区的粳稻相对优势较大 ,北京至浙江 4省市处于明显劣势 ,而辽宁至江苏 4省则居中。未来几年我国北方地区的粳稻尤其是优质绿色产品大米的生产很可能进一步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250 / 25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安徽省四类稻谷比较优势及近期产量趋势分析 [J].
盛承发 ;
岳永德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2) :109-114
[2]   中国农产品的国内资源成本及比较优势 [J].
徐志刚 ;
钟甫宁 ;
傅龙波 .
农业技术经济, 2000, (04) :1-6
[3]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及对策 [J].
周曙东 ;
徐志刚 ;
封进 .
农业经济问题, 2000, (01) :44-49
[4]   改革以来中国农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变化及评价(续) [J].
黄季 .
中国农村观察, 1999, (02) :31-39
[5]  
中国稻作学[M]. 农业出版社 ,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主编,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