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学科分布及其象征意义分析

被引:24
作者
周守军
陈佩佩
孙来文
机构
[1] 浙江工业大学现代大学制度研究中心
关键词
国家重点学科; 分布; 象征意义;
D O I
10.16298/j.cnki.1004-3667.2009.01.011
中图分类号
G649.28 [学校概况];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国家重点学科分布存在区域差异、校际差异和学科门类差异。国家重点学科分布象征着政治、经济、学术的结构同构性;象征着我国大学分层和学科分层;象征着政府建立高等教育中心的努力;象征着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政策的差异性分布和非对称性安排;象征着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政策的生产性。要实现国家重点学科的正态分布,政府要在考虑大学学科的"能力生长点"基础上,建立国家重点学科进退场机制,打破国家重点学科"终身制"和"大学所有制",采用"建设周期制"和"社会所有制";打破学科垄断,培育学科竞争力量,建立国家重点学科竞争格局;鼓励和督促国家重点学科"反哺"弱势大学的弱势学科,开辟西部地区高校学科建设"特区";大力扶持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提高学科的整体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大学学科组织成熟期及其表征——基于国家重点学科的调查 [J].
宣勇 ;
杨奕 .
教育发展研究, 2008, (01) :30-34
[2]   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政策演变轨迹 [J].
刘恩贤 ;
姜振家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 (09) :66-70
[3]   国家重点学科的分布特点与评审建议 [J].
陈新忠 ;
李忠云 .
中国高教研究, 2006, (08) :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