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卡拉沙依断层差异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8
作者
张宇航 [1 ,2 ]
汤良杰 [1 ,2 ]
云露 [3 ]
谢大庆 [3 ]
邱海峻 [4 ]
蒋华山 [3 ]
机构
[1]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3]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
[4]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关键词
差异构造变形; 平衡剖面; 卡拉沙依断层; 巴楚隆起; 塔里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最新的地震资料,运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和平衡剖面技术,对巴楚隆起中部卡拉沙依断层的差异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卡拉沙依断层是巴楚隆起内部的多期活动断层,经历了加里东早期、加里东中期Ⅰ幕、海西晚期和喜马拉雅早期等关键变形期。平面上卡拉沙依断层表现为2条规模不同的断层自南西向北东呈剪刀式会聚,剖面内卡拉沙依断层表现为由沿寒武系滑脱的坡坪式盲冲断层和基底卷入式高角度逆冲断层共同组成。含膏盐岩层系控制了卡拉沙依断层的分层变形特征,基底先存构造的差异性控制了卡拉沙依断层的分段变形特征,区域构造应力场转换控制了卡拉沙依断层的分期差异变形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255 / 262+268 +26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古构造研究 [J].
吴礼明 ;
丁文龙 ;
赵松 ;
曾维特 ;
游声刚 .
断块油气田, 2012, 19 (01) :6-11
[2]   塔中和巴楚地区深部流体活动控制因素及有利区预测 [J].
孟庆强 ;
朱东亚 ;
解启来 ;
金之钧 .
石油实验地质, 2011, 33 (06) :597-601+606
[3]   塔里木盆地西部巴楚断隆南界断裂带的主要特征和构造演化 [J].
张洪安 ;
吴根耀 ;
李曰俊 ;
钱一雄 ;
蔡习尧 ;
孟庆龙 .
地质通报, 2011, 30 (10) :1547-1556
[4]   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二叠纪以来构造应力场解析 [J].
李乐 ;
侯贵廷 ;
潘文庆 ;
琚岩 ;
张庆莲 ;
舒武林 ;
肖芳锋 ;
鞠玮 .
地质力学学报, 2011, 17 (03) :262-273
[5]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油气保存条件与勘探方向 [J].
顾忆 ;
邵志兵 ;
赵明 ;
何光玉 .
石油实验地质, 2011, 33 (01) :50-55
[6]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断裂系统分析 [J].
任建业 ;
张俊霞 ;
阳怀忠 ;
胡德胜 ;
李朋 ;
张云鹏 .
岩石学报, 2011, 27 (01) :219-230
[7]   塔里木二叠纪基性-中性-酸性岩浆岩的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J].
陈咪咪 ;
田伟 ;
张自力 ;
潘文庆 ;
宋宇 .
岩石学报, 2010, 26 (02) :559-572
[8]   叠合盆地差异构造变形与油气聚集 [J].
汤良杰 ;
黄太柱 ;
金文正 ;
吕志洲 ;
何春波 ;
宁飞 ;
王鹏昊 ;
陈群 .
地学前缘, 2009, 16 (04) :13-22
[9]   塔里木盆地古生代中央隆起带古构造地貌及其对沉积相发育分布的制约 [J].
林畅松 ;
杨海军 ;
刘景彦 ;
蔡振中 ;
彭莉 ;
阳孝法 ;
杨永恒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03) :306-316
[10]   塔里木盆地西部吐木休克断裂带的主要特征和构造演化附视频 [J].
朱德丰 ;
刘和甫 ;
吴根耀 .
地质科学, 2008, (02) :209-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