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流域工业废水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单元差异分析

被引:15
作者
苏丹 [1 ,2 ]
王治江 [3 ]
王彤 [1 ,2 ]
白琳 [1 ,2 ]
刘兰岚 [1 ,2 ]
机构
[1] 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2] 辽宁省流域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3]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
关键词
污染物排放强度; 单元差异; 污染贡献率; 重污染行业; 控制重点;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0.02.005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污染物排放强度反映了单位新创造经济价值的环境负荷大小,运用均方差赋权法对辽宁省辽河流域6个控制单元2006年度废水量、COD和氨氮等3种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当年3种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综合评价的平均水平为0.4411,低于和高于平均水平的单元各有3个,其中浑河中游单元的评价值最低,只有平均水平的11.74%;辽河上游单元的污染物排放强度综合评价值最高,是平均水平的1.8倍,更是浑河中游的15.6倍。然后,以流域污染物排放强度最低值作为流域污染物排放强度目标值,计算各单元污染物排放强度减排潜力,结果表明,各控制单元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减排潜力具有显著的区域间差异。最后,应用"污染贡献率"这一指标,分析了辽河流域COD和氨氮排放的重污染行业以及单元分布,指出了各单元控制的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275 / 2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