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兰不同品种耐冷特性的研究

被引:35
作者
刘学庆
王秀峰
朴永吉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蝴蝶兰; 耐冷性; 叶绿素含量; Fv/Fm; MDA; SOD;
D O I
10.16420/j.issn.0513-353x.2007.02.031
中图分类号
S682.31 [兰科植物];
学科分类号
090706 ;
摘要
以6个蝴蝶兰(Phalaenopsis spp.)品种为试材,测定了不同低温、处理时间及温度回升过程中叶绿素含量、Fv/Fm、MDA含量及SOD活性等变化。结果表明:在11℃/6℃条件下,NK1和GL14两个品种受冷害程度最轻,温度回升10d时两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和Fv/Fm恢复为处理前的84.9%、43.3%和91.3%、24.8%,恢复能力较强,为耐冷品种;GL11和JT944受冷害严重,温度回升10d时,上述指标分别为处理前的2.3%、6.3%和0、0,难以恢复正常水平,为不耐冷品种;其余两个品种为中等耐冷品种。在14℃/9℃条件下,只有GL11受到严重伤害,表明大部分蝴蝶兰品种的耐受极限夜温为9℃以下。叶绿素含量、Fv/Fm及SOD活性对温度变化敏感,能够及时反应出蝴蝶兰在低温胁迫下的变化状况,可作为鉴定蝴蝶兰耐冷性强弱的指标。MDA含量变化较复杂,规律性不强,不宜作为蝴蝶兰耐冷性鉴定的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425 / 4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以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确定茶梅‘小玫瑰’的抗寒性 [J].
徐康 ;
夏宜平 ;
徐碧玉 ;
林田 ;
杨霞 .
园艺学报, 2005, (01) :148-150
[2]   瓜叶菊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反应 [J].
张鸽香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5) :89-92
[3]   蝴蝶兰组培工厂化生产技术 [J].
李军 ;
柴向华 ;
曾宝珰 ;
张秀珊 ;
王细燕 ;
詹海洋 ;
朱饱卿 .
园艺学报, 2004, (03) :413-414
[4]   不同温度条件下常春藤叶片磷脂变化的比较分析 [J].
沈漫 .
园艺学报, 2003, (04) :431-435
[5]   低温弱光对番茄叶片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J].
胡文海 ;
喻景权 .
园艺学报, 2001, (01) :41-46
[6]   白兰花的耐寒性及其越冬期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J].
佘文琴 .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4) :440-443
[7]   基质与氮磷钾比例对蝴蝶兰(Phalaenopsis hybridium)生长发育的影响 [J].
赵九洲 ;
陈洁敏 ;
陈松笔 ;
薛晓飞 .
园艺学报, 2000, (05) :383-384
[8]   低温对黄瓜幼苗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J].
马德华 ;
卢育华 ;
庞金安 .
园艺学报, 1998, (01) :62-65
[9]   温度、光照及栽培基质对蝴蝶兰生长发育的影响 [J].
楼建华 .
浙江农业学报, 1995, (06) :41-44
[10]   菊花抗寒性与营养特性的研究 [J].
郑路 ;
傅玉兰 ;
陈树桃 ;
朱冠来 .
园艺学报, 1994, (02) :18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