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分权、劳动保护与劳动收入占比

被引:24
作者
祁毓
李祥云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关键词
劳动收入占比; 财政分权; 劳动保护; 财政支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12.2 [财政制度与管理体制]; F249.24 [劳动工资];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当前中国劳动收入占比变动与地方政府的政治经济行为决策有着很大的关系,地方政府放松对劳动的保护在相当程度造成了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持续走低。本文基于省级数据,运用动态面数据的GMM方法着重考察和检验了财政分权驱动下放松劳动保护对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机理是,在财政分权的激励下,地方政府可能放松对劳动的保护并将其作为引资"优惠政策"和争取本地选民的重要手段,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劳动者应获得的劳动报酬及福利。实证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劳动收入占比产生了显著的负面效应,而财政分权正是通过弱化劳动保护进行传导进而影响到劳动收入占比,因而财政分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显著地决定着劳动收入占比的变动,此外,2005年以来所实施的有利于改善劳工保护的系列政策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果。最后,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5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21]   探索经济发展自身的公平分配机制 [J].
蔡昉 .
中国社会保障, 2006, (08) :21-21
[22]   分税制改革、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 [J].
张晏 ;
龚六堂 .
经济学(季刊), 2005, (04) :75-108
[24]   私营部门:劳资关系及协调机制 [J].
夏小林 .
管理世界, 2004, (06) :33-52+155
[25]   WTO、劳工标准与劳工权益保障 [J].
常凯 .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1) :126-13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