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县凹陷文安斜坡潜山内幕油气藏形成特征

被引:11
作者
孔令武
高先志
吴伟涛
贾连奇
刘昆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潜山内幕油气藏; 内幕隔层; 供烃窗口; 输导体系; 运聚模式; 文安斜坡; 冀中坳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综合利用地质、地球物理、油气地球化学方法,对霸县凹陷文安斜坡潜山带的内部结构,以及已发现油藏的油气性质、储层特征、油藏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文安斜坡潜山带存在2种类型的潜山油气藏:潜山顶部油气藏和潜山内幕油气藏。潜山内幕油气藏与潜山顶部油气藏的不同在于其位于潜山内部,受不整合面作用的影响较小。内幕隔层是潜山内幕圈闭形成的关键,断层和内幕裂缝型储层控制了内幕油气藏油气的输导和聚集,供烃窗口和输导体系有效配置控制了油气的运移方式。针对文安斜坡地区,总结出不整合面供烃-内幕裂缝型储层/断层输导运聚与断层供烃-内幕裂缝型储层输导运聚2种内幕油气运聚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321 / 3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辽河坳陷变质岩潜山内幕油藏成因分析 [J].
李晓光 ;
刘宝鸿 ;
蔡国钢 .
特种油气藏, 2009, 16 (04) :1-5+12+104
[2]   冀中地区文安斜坡带成藏特征研究 [J].
杨伟荣 ;
钱铮 ;
张欣 ;
朱萍 ;
范春霞 .
岩性油气藏, 2008, (03) :49-52+94
[3]   辽河坳陷潜山内幕多期裂缝油藏成藏模式 [J].
谢文彦 ;
孟卫工 ;
张占文 ;
李晓光 ;
陈振岩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6) :649-652
[4]   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储层特征及勘探方向 [J].
梁宏斌 ;
崔周旗 ;
张舒亭 ;
李长新 ;
吴健平 .
中国石油勘探, 2006, (02) :8-14+29+70
[5]   冀中坳陷文安斜坡古生界断块油气藏形成机制 [J].
王明明 ;
孟元林 ;
刘吉余 ;
王建东 .
断块油气田, 2004, (05) :3-5+89
[6]   冀中坳陷文安斜坡古生界成藏史分析 [J].
孟元林 ;
李臣 ;
殷秀兰 ;
杨辉 ;
冯文彦 ;
齐金成 ;
曲爱英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2) :43-45
[7]   苏桥潜山带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层研究 [J].
苏立萍 ;
罗平 ;
胡社荣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6) :54-57
[8]   华北地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岩成因类型与展布 [J].
陈霞,徐辉 .
沉积学报, 1994, (03) :47-55
[9]   渤海湾盆地古潜山油藏的区域分布规律 [J].
胡见义 ;
童晓光 ;
徐树宝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1, (05) :1-9
[10]  
冀中坳陷油气的生成.[M].梁狄刚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