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民族传统体育分类探析

被引:31
作者
张春燕
田振华
刘跃军
机构
[1] 聊城大学体育学院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分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
D O I
10.15930/j.cnki.wtxb.2010.03.010
中图分类号
G812.47 [少数民族];
学科分类号
040304 ;
摘要
根据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确立分类的基本原则,并将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传统体育类(包括民族体育和民俗体育类)和民俗活动类(类体育类),建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类别中各种涉及民族传统体育的称谓统一为"传统体育",体育系统应不同程度地参与,进行整体保护。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8+33 +3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 [J].
谢岩福 .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 (10) :115-118
[2]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分类 [J].
罗艺敏 ;
蒋东升 .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8, (08) :36-38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 [J].
王文章 ;
陈飞龙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02) :81-89
[4]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分类及发展 [J].
赵苏喆 .
体育学刊, 2007, (05) :78-81
[6]   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 [J].
倪依克 ;
胡小明 .
体育科学, 2006, (08) :66-70
[7]   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相关问题辨析与界定 [J].
张建雄 ;
江月兰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4, (05) :126-128
[8]  
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 人民体育出版社 , 曾于久,刘星亮著, 2000
[9]  
中国民族体育导论[M]. 中国书籍出版社 , 李鸿江主编, 2000
[10]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刘德琼等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