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油田缝洞型储层漏失特征及控制技术实践

被引:27
作者
康毅力 [1 ]
闫丰明 [1 ]
游利军 [1 ]
杜春朝 [2 ]
李冬梅 [1 ,2 ]
机构
[1]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2]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关键词
缝洞型储层; 碳酸盐岩; 地层损害; 防漏; 堵漏; 完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塔河油田中—下奥陶统缝洞性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强,漏失压力可能为零或负值,钻井过程中极易发生漏失等复杂事故,这也是最严重的储层损害方式之一。根据塔河油田工程地质特性,结合钻井与完井实践,从储集空间类型及其地层条件下的变化,探讨了裂缝-孔洞型储层漏失和洞穴型储层漏失特征,介绍了TK1206和TK1231井的漏失处理过程。分析表明,塔河油田钻井完井液及堵漏浆配方对于控制裂缝-孔洞型储层漏失是行之有效的;对洞穴型储层漏失,目前普遍采取提前完钻投产的方法。建议开展低损害易解堵的钻井堵漏材料及配方优化设计工作,加强钻前漏失预测及漏层完井新方法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3+46+90 +4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开发研究与实践.[M].焦方正; 窦之林; 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
[2]  
塔河油气田勘探与评价文集.[M].翟晓先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3]  
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M].李培廉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4]   保护碳酸盐岩储层屏蔽暂堵技术研究进展 [J].
刘大伟 ;
康毅力 ;
雷鸣 ;
李大奇 ;
刘永良 .
钻井液与完井液, 2008, (05) :57-61+88
[5]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建模与应用 [J].
赵敏 ;
康志宏 ;
刘洁 .
新疆石油地质, 2008, (03) :318-320
[6]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放空漏失现象的研究与应用 [J].
邓洪军 .
中外能源, 2007, (05) :47-52
[7]   碳酸盐岩储层损害机理及保护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J].
刘静 ;
康毅力 ;
陈锐 ;
刘大伟 ;
杨建 ;
何健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6, (01) :99-101+112
[8]   川渝地区碳酸盐岩气层钻井碱敏性实验研究 [J].
何健 ;
康毅力 ;
刘大伟 ;
雷鸣 ;
疏壮志 .
天然气工业, 2005, (08) :60-61+9
[9]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层喷、漏同层处理技术 [J].
何龙 .
西部探矿工程, 2001, (S1) :144-145
[10]  
裂缝性碳酸盐岩油气层钻井完井保护技术.[J].刘大伟;康毅力;何健;刘静;张浩;.南方油气.2005,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