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氯酸盐和铬复合污染对水稻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陈桂葵 [1 ,2 ]
杨杰峰 [1 ,2 ]
黎华寿 [1 ,2 ]
骆世明 [1 ,2 ]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农业部生态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2] 广东省高等学校农业生态与农村环境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高氯酸盐; 铬(Ⅵ); 复合污染; 水稻; 抗氧化酶; 叶绿素; 丙二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高氯酸盐(ClO4-)、六价铬(Cr6+)及其复合污染(ClO4-+Cr6+)胁迫条件下水稻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含量和水稻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ClO4-、Cr6+和ClO4-+Cr6+处理浓度的升高,水稻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Fv/F0、Fv/Fm和叶绿素含量均明显下降,且生长前期下降程度高于后期;ClO4-、Cr6+及ClO4-+Cr6+均可显著提高水稻体内POD酶(peroxidase)、CAT酶(catalase)活性和MDA(malondialdehyde)含量,且复合处理显著高于单一处理;分蘖期水稻体内SOD酶(superoxide dismutase)活性随着污染物浓度的增加明显降低,而在抽穗期其SOD酶活性升高。复合处理对水稻的损伤和毒害作用比单一处理更为严重,其交互作用机理值得进一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4144 / 415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21]  
Advance in the study on compounded pollutions. He Y T,Xiong X Z.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1994
[22]  
Experimental Manual on PlantPhysiology. Chen J X,Wang X 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Press . 2006
[23]   复合污染研究进展 [J].
何勇田,熊先哲 .
环境科学, 1994, (06) :79-8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