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建设扰动下的生态效应分析及其消减对策

被引:5
作者
田甜 [1 ]
李绍才 [1 ,2 ]
孙海龙 [3 ]
龙凤 [2 ]
陈敏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2]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生态效应; 道路建设; 消减对策;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10.01.007
中图分类号
U41 [道路工程];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814 ; 071012 ; 0713 ;
摘要
道路建设给人类带来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亦在一定程度重塑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影响生态系统的健康。从道路建设诱发的不利生态效应入手,运用机理探讨的方法,对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这一梯级响应过程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论述了道路建设扰动下生态系统结构在时空尺度上的变异性,如水文格局、植被群落演替、野生动物分布格局的改变,以及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功能过程连续性的扰动作用。结合道路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过程的干扰特性,从生态设计、生态恢复与生态补偿角度提出了消减道路建设生态影响的对策,以期促进道路建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99 / 20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公路建设干扰下的生态系统变化及其机理 [J].
刘杰 ;
崔保山 ;
董世魁 ;
朱建军 .
水土保持通报, 2006, (02) :31-36
[2]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 [J].
陈广生 ;
田汉勤 .
植物生态学报, 2007, (02) :189-204
[3]   北京市西山地区道路边坡生态环境调查及修复对策 [J].
宋桂龙 ;
高小虎 ;
韩烈保 ;
荆立波 ;
魏天兴 .
水土保持通报, 2008, (02) :112-115
[4]   基于网络特征的道路生态干扰——以澜沧江流域为例 [J].
刘世梁 ;
温敏霞 ;
崔保山 ;
杨敏 .
生态学报, 2008, (04) :1672-1680
[5]   纵向岭谷区高速公路对沿线土壤-植物系统的影响 [J].
赵慧 ;
崔保山 ;
白军红 ;
任华丽 .
科学通报, 2007, (S2) :176-184
[6]   公路建设期路域生态区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以宝(鸡)天(水)高速公路为例 [J].
巨天珍 ;
石垚 ;
安黎哲 ;
徐世键 ;
张宋智 .
生态学报, 2008, (07) :3365-3374
[7]  
Use of the Distributed Hydrology Soil Vegetation Model to Study Road Effects on Hydrological Processes in Pang Khum Experimental Watershed,Northern Thailand. Lan C, Thomas WG, Alan DZ, et al.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 2006
[8]  
EstimatingSediment Yield from a Forest Road Network by Using aSediment Prediction Model and GIS Techniques. AKAY A E,ERDAS O,REIS M,et al.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 2008
[9]  
Edge effects of roads on temperature,light,canopy cover,and canopy height in laurel and pine forests (Tenerife,Canary Islands). JUAN D D A,NATALIA L A B,JOS‘E R.AR‘EVALO A,JOS‘E M.Fern‘andez-Palacios.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 2007
[10]  
The effect of road kills on amphibian populations. Hels T,Buchwald E.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