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黄土区退耕还林十年植被恢复变化分析——以陕西吴起县为例

被引:36
作者
许智超 [1 ]
张岩 [1 ]
刘宪春 [2 ]
朱清科 [1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2]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吴起县; 立地条件; 植被类型; 变化状态指数;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1.01.019
中图分类号
S721 [造林计划与实施];
学科分类号
090702 ;
摘要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已逾10 a,了解植被恢复变化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对于制定和完善生态环境治理方略具有重要意义。以吴起县为例,基于实地调查及遥感等数据,对退耕还林(草)以来植被覆盖度、主要植被类型变化及不同立地条件下植被恢复变化的差异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至2009年,植被覆盖度大于30%的面积在全县总面积中的比例由不足1%上升至91.96%;其中缓坡立地类型上的乔灌林地类型面积增长最为显著,而阳向陡坡等恶劣生境下的植被恢复缓慢;有林地、灌木林地及疏林地均呈现规模增大趋势,属扩张状态;中覆盖度草地、低覆盖度草地、坡耕地及耕地呈现规模减少趋势,属缩减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J].
王丹丹 ;
吴普特 ;
赵西宁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0, 25 (03) :223-228
[2]   基于GIS的陕北农牧交错带立地类型划分研究 [J].
赵鹏祥 ;
徐国策 ;
王鸿哲 ;
刘广全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10) :76-82
[3]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价值评估与补偿——以陕西省吴起县为例 [J].
秦伟 ;
朱清科 ;
赖亚飞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 (05) :159-164
[4]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of vegetation cover o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1981―2006):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s and human activities[J]. XIN ZhongBao1,2, XU JiongXin1 & ZHENG Wei1, 2 1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2 Graduate Universit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8(01)
[5]   黄土高原植被生态恢复评价、问题与对策 [J].
张文辉 ;
刘国彬 .
林业科学, 2007, (01) :102-106
[6]   吴旗县覆沙黄土区退耕还林结合封禁的植被恢复效果研究 [J].
罗国占 ;
赵廷宁 ;
王贤 ;
孙保平 ;
曹子龙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6, (03) :80-82
[7]   吴旗县退耕还林生态效益价值评估 [J].
赖亚飞 ;
朱清科 ;
张宇清 ;
秦伟 ;
李文华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3) :83-87
[8]   基于GIS的晋西王家沟小流域造林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研究 [J].
樊良新 ;
刘悦翠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6, (03) :184-188
[9]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工程植被恢复效益初步研究 [J].
杨光 ;
孙保平 ;
赵廷宁 ;
丁国栋 ;
赫登耀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 (02) :165-170
[10]   退耕还林重点工程县立地分类定量化研究 [J].
李世东 ;
沈国舫 ;
翟明普 ;
李俊清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 (06) :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