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旗叶光合特性和产量的演变特征
被引:25
作者:

王士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戴廷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

姜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

曹卫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冬小麦;
光合特性;
产量;
演变;
叶绿素荧光参数;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8.0248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选用20世纪50年代的望水白(WSB)和碧玛1号(BM1)、70年代的郑引1号(ZY1)和扬麦1号(Y1)及90年代的豫麦34(Y34)和宁麦9号(N9)冬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和籽粒产量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与其他年代品种相比,90年代品种灌浆期旗叶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实际光量子效率(ΦPSⅡ),以及较高的光化学淬灭(qP)和非光化学淬灭(qN),并且其光合叶面积功能期长,衰老较慢.90年代品种收获指数高于50和70年代品种,平均群体产量分别比50和70年代品种提高了25.90%和11.29%.因此,在小麦品种改良过程中,花后光合能力的提高及光合持续期的延长是小麦产量增长的重要生理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255 / 126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不同基因型小麦及其优选杂交后代的光合作用特性[J]. 作物学报, 2007, (11) : 1879 - 1883胡美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义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张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沈允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李振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不同小麦进化材料生育后期光合特性和产量[J]. 植物生态学报, 2007, (01) : 138 - 144刘建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孙建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戴廷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姜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曹卫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
- [3] 追施氮肥时期对冬小麦旗叶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 2006, (03) : 3395 - 3398鞠正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于振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 [4] 大穗型和中穗型小麦品种光合特性的差异及其与粒重和产量的关系(英文)[J].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10) : 1976 - 1982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于振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
- [5] 超高产小麦品种(系)生育后期光合特性的研究[J]. 作物学报, 2005, (06) : 808 - 81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田纪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孟庆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赵世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6] 超高产杂交稻的光合特性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 2005, (02) : 258 - 264刘建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袁隆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邓启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陈立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蔡义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 [7] 土壤水分对不同专用小麦后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1) : 83 - 87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熊淑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郑州,郑州,北京,郑州,郑州李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郑州,郑州,北京,郑州,郑州张娟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郑州,郑州,北京,郑州,郑州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8] 氮素形态对不同专用型小麦生育后期光合特性及穗部性状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03, (12) : 2587 - 2593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小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9] 自然条件下杂交水稻优129的光抑制及其恢复特性[J]. 中国水稻科学, 2003, (02) : 63 - 67许晓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光合作用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邓志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光合作用实验室戴新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光合作用实验室张荣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光合作用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10] 长期施氮对旱地小麦灌浆期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5) : 695 - 698张雷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杨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杨凌,杨凌,北京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毛明策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杨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杨凌,杨凌,北京于贵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杨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杨凌,杨凌,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