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生态保护与宏观调控政策

被引:10
作者
余志刚
樊志方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生态保护; 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 气候变化; 宏观调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3.16 [宏观经济管理]; F326.11 [粮食作物]; X32 [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长期以来,粮食生产与生态保护一直是一对矛盾综合体,为了实现粮食安全目标,人们往往忽略对于生态的保护,通过对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机理的分析,提出更好的宏观调控政策。[方法]采用因果分析法对粮食安全框架下的粮食生产和生态保护的演进关系、影响形式和内容进行了研究,最终给出了二者协调发展的粮食宏观调控政策设计对策。[结果]首先,不合理粮食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主要体现在水土流失、水资源浪费、化学物质的残留和生态环境的污染;其次,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反过来影响了粮食生产的数量和质量,进而对粮食安全产生了威胁。[结论]为了保证粮食安全的目标,长期牺牲生态环境的做法已经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这种后果不仅仅表现为当前的生态失衡,更严重威胁了未来的粮食安全。因此,要充分发挥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加强生态功能设计,具体可从建立农业自然资源保护和有效利用的制度机制、加强政府生态农业的主导型地位及投入水平、以技术进步支撑保护农业生态和粮食安全和以法律手段规范保证相应措施的顺利实施4个方面进行设计和完善。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2+140 +14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1]   中国历史人口之数量分析 [J].
郭志勇 .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2, 28 (02) :36-39
[12]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J].
潘根兴 ;
高民 ;
胡国华 ;
魏钦平 ;
杨晓光 ;
张文忠 ;
周广胜 ;
邹建文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0 (09) :1698-1706
[13]   农田土壤主要温室气体(CO2、CH4、N2O)的源/汇强度及其温室效应研究进展 [J].
张玉铭 ;
胡春胜 ;
张佳宝 ;
董文旭 ;
王玉英 ;
宋利娜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 19 (04) :966-975
[14]   我国氮肥施用现状、问题和对策 [J].
栗铁申 .
农民科技培训, 2010, (07) :23-24
[15]   农业清洁生产下的农膜污染防治 [J].
谢静 .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 (20) :24-25
[16]   滇池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践 [J].
赖红兵 ;
陈宇 .
人民长江, 2009, 40 (01) :57-58
[17]   农药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及综合防治 [J].
靖波 .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7, (12) :51-51
[18]   化肥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J].
温琳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 (03) :96-97
[19]   论农业发展新阶段的粮食安全问题 [J].
胡元坤 .
中国农村经济, 2001, (03) :16-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