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中国气候分区及综合评价

被引:44
作者
郭志华 [1 ]
刘祥梅 [1 ]
肖文发 [1 ]
王建力 [2 ]
孟畅 [3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2]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3]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作战实验中心
关键词
中国气候; 综合评价; 插值; 分区; GI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P463.1 [中气候、局地气候(地方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0706 ; 070601 ;
摘要
气候是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因子,也是生态环境评价中的重要指标。本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基于全国1973年2002年734个气象站点的基本气象数据,计算了各气象站的多年平均气温、≥10℃积温、干燥度、年降水量和年降水变率等气候指标;对每个气候指标,利用聚类分析,将全国分成4~7个区域,进而在每个分区里利用"回归分析+残差修正"的方法进行插值,生成各气候指标的1km×1km栅格数据,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全国的气候综合评价模型,对我国气候进行了综合评价,实现了参考土壤、植被等其他空间数据、进行气候要素区域空间变异的定量化表达及综合分析与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2 / 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地理生态学的干燥度指数及其应用评述 [J].
孟猛 ;
倪健 ;
张治国 .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06) :853-861
[2]   中国陆地生态信息空间化技术研究(Ⅲ)——温度、降水等气候要素 [J].
刘新安 ;
于贵瑞 ;
范辽生 ;
李正泉 ;
何洪林 ;
郭学兵 ;
任传友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6) :818-825
[3]   积温数据栅格化方法的实验 [J].
廖顺宝 ;
李泽辉 .
地理研究, 2004, (05) :633-640
[4]   气温数据栅格化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J].
廖顺宝 ;
李泽辉 .
气象科技, 2004, (05) :352-356
[5]   中国陆地生态信息空间化技术研究(Ⅰ)——气象/气候信息的空间化技术途径 [J].
于贵瑞 ;
何洪林 ;
刘新安 ;
牛栋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4) :537-544
[6]   基于多源空间数据的中国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与分析 [J].
张增祥 ;
杨存建 ;
田光进 .
遥感学报, 2003, (01) :58-65+86
[7]   林分物种多样性指标体系的研究 [J].
周彬 ;
郑小贤 ;
钟艳 ;
雷相东 ;
李冬兰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 (02) :24-28
[8]   三峡库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效益评价 [J].
吴钢 ;
魏晶 ;
张萍 ;
赵景柱 .
生态学报, 2002, (02) :233-239
[9]   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与动态监测的空间信息定量分析方法及应用 [J].
张增祥 ;
彭旭龙 ;
陈晓峰 ;
王长有 .
环境科学, 1999, (01) :69-73
[10]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徐建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