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钾和秸秆还田对春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

被引:84
作者
谢佳贵
侯云鹏
尹彩侠
孔丽丽
秦裕波
李前
王立春
机构
[1]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部东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春玉米; 产量; 秸秆还田; 土壤钾素; 钾素平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明确秸秆还田与施钾肥对玉米产量、养分吸收与利用以及土壤钾素平衡状况的影响,为东北地区玉米秸秆和钾肥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于2010~2012年在玉米主产区吉林省公主岭市朝阳坡镇大房身村开展,试验设氮磷肥(NP)、氮磷肥+秸秆还田(NP+St)、氮磷钾(NPK)、氮磷钾+秸秆还田(NPK+St)4个处理,于每年玉米成熟期每处理小区取有代表性的玉米5株,分为秸秆和子粒两部分,测定地上部干物重,并测定其氮、磷、钾含量,收获时取中间四垄玉米按14%水分计产。试验前和小区玉米收获后采集0—20 cm土层土壤样品,测定土壤速效钾含量,计算钾素利用等相关参数,分析不同处理的春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钾素平衡状况。【结果】施钾肥和秸秆还田能提高玉米产量,与NP处理相比,NPK+St、NPK、NP+St处理玉米产量分别增加13.8%、9.6%和3.8%。施钾肥和秸秆还田可提高玉米秸秆和子粒氮、磷、钾的吸收总量。与NP相比,NPK、NP+St和NPK+St处理氮的吸收总量提高9.4%24.7%,磷提高12.2%26.0%,钾提高6.9%26.4%,其中NPK+St处理的养分吸收总量最高。秸秆还田结合施钾肥(NPK+St)有利于提高钾收获指数、化肥钾和秸秆钾的利用率,其钾收获指数,化肥钾农学效率、回收率、秸秆钾回收率均高于单施化学钾(NPK)和秸秆还田处理(NP+St)。其中钾收获指数分别提高5.5%和18.8%,化肥钾农学效率和回收率分别提高8.3%和1.1%,秸秆钾农学效率和回收率分别提高4.0%和0.7%。秸秆还田结合施用钾肥(NPK+St)土壤速效钾含量比NPK和NP+St提高1.9%4.0%,其表现为NPK+St>NP+St>NPK>NP。NPK+St、NPK、NP+St处理钾素实际盈亏率分别为15.0%、-51.1%和-18.1%。【结论】秸秆还田结合施用钾肥不仅可以提高玉米产量、增加养分吸收总量,还有利于土壤钾素的收支平衡,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对维持土壤钾素肥力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可在当地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110 / 111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黑土供钾能力与玉米吸钾特性的研究.[D].崔金虎.吉林农业大学.2002, 02
[2]   玉米平衡施肥对产量、养分平衡系数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J].
李玉影 ;
刘双全 ;
姬景红 ;
郑雨 ;
佟玉欣 .
玉米科学, 2013, 21 (03) :120-124+130
[3]   施氮和秸秆还田对小麦-玉米轮作农田硝态氮淋溶的影响 [J].
杨宪龙 ;
路永莉 ;
同延安 ;
林文 ;
梁婷 .
土壤学报, 2013, 50 (03) :564-573
[4]   秸秆还田与施钾对华北低产潮土区作物产量及土壤钾素的影响 [J].
王志勇 ;
白由路 ;
高进华 ;
王磊 ;
卢艳丽 ;
杨俐苹 .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3, (02) :46-50
[5]   长期施钾和秸秆还田对河北潮土区作物产量和土壤钾素状况的影响 [J].
孙丽敏 ;
李春杰 ;
何萍 ;
刘孟朝 ;
胡景辉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 18 (05) :1096-1102
[6]   低土壤肥力下施钾和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 [J].
王志勇 ;
白由路 ;
杨俐苹 ;
卢艳丽 ;
王磊 ;
王贺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 (04) :900-906
[7]   秸秆还田对半干旱区农田土壤养分含量及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 [J].
徐萌 ;
张玉龙 ;
黄毅 ;
张玉玲 ;
虞娜 ;
闫洪亮 ;
邹洪涛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2, (04) :153-156
[8]   不同年限全量玉米秸秆还田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J].
慕平 ;
张恩和 ;
王汉宁 ;
方永丰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20 (03) :291-296
[9]   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影响试验初报 [J].
贝方玲 ;
赵代弟 ;
秦慧琳 .
广西农学报, 2011, 26 (05) :8-11
[10]   施氮对不同土壤肥力玉米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J].
郑伟 ;
何萍 ;
高强 ;
沙之敏 ;
金继运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 (02) :3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