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的打开时限:来自斜长花岗岩的制约

被引:18
作者
胡培远 [1 ]
李才 [1 ]
吴彦旺 [1 ]
解超明 [1 ]
王明 [1 ]
李娇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羌塘;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 寒武纪蛇绿岩; 斜长花岗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报道了藏北羌塘中部驼背岭蛇绿岩中斜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定年结果和岩石地球化学资料以及锆石Hf同位素成分.斜长花岗岩的SIMS和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504.8±4.2和491.6±1.5 Ma,相当于中-晚寒武世.斜长花岗岩中锆石具有正的?Hf(t)值(11.46~15.16),反映其源区为亏损型地幔.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斜长花岗岩具有高SiO2、富Na2O、贫K2O的特点,同时具有较低的稀土元素含量和平坦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综合地球化学资料以及野外观察结果可知,斜长花岗岩为洋壳运移过程中含水条件下辉长质岩石发生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后部分熔融形成的,其形成年龄略晚于洋壳的形成时代.这一成果表明,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的开启时限为中寒武世以前.
引用
收藏
页码:1992 / 200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