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羌塘中部蜈蚣山印支期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黑云母40Ar-39Ar年龄

被引:6
作者
胡培远 [1 ]
李才 [1 ]
苏犁 [2 ]
张红雨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羌塘; 本松错复合岩基; 同碰撞花岗岩; 同位素年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P59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松错岩基是羌塘中部规模最大的花岗岩复合岩基,面积超过1800km2,由石炭纪、三叠纪和侏罗纪3个不同时代的花岗岩岩体组成,记录了羌塘中部不同时期的岩浆活动,是研究羌塘盆地构造演化的重要窗口。蜈蚣山花岗岩位于本松错复合岩基北部,前人认为其时代为侏罗纪,但是近期在蜈蚣山地区侏罗纪花岗岩中发现有少量印支期花岗岩出露,岩性主要为花岗片麻岩和二长花岗岩,可能为侏罗纪花岗岩的捕虏体。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二长花岗岩属高钾钙碱性过铝质花岗岩,形成于同碰撞环境,与区域内其它印支期中酸性岩浆岩类似,共同构成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同碰撞—后碰撞岩浆弧。此外还对花岗片麻岩片麻理中的黑云母做了40Ar-39Ar测年,获得了175.8Ma±1.1Ma的定年结果,与其围岩侏罗纪花岗岩年龄相近,推测花岗片麻岩是印支期花岗岩受后期侵入的侏罗纪岩浆改造后的产物,本松错复合岩基应当是中酸性岩浆岩多期侵入的产物。
引用
收藏
页码:843 / 85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青藏高原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研究二十年
    李才
    [J]. 地质论评, 2008, (01) : 105 - 119
  • [2] 西藏羌塘中部玛依岗日地区印支期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环境
    黄小鹏
    李才
    翟庆国
    [J]. 地质通报, 2007, (12) : 1646 - 1653
  • [3]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果干加年山上三叠统望湖岭组的建立及意义
    李才
    翟庆国
    董永胜
    于介江
    黄小鹏
    [J]. 地质通报, 2007, (08) : 1003 - 1008
  • [4] 青藏高原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闭合的年代学证据——来自果干加年山蛇绿岩与流纹岩Ar-Ar和SHRIMP年龄制约
    李才
    翟庆国
    陈文
    董永胜
    于介江
    [J]. 岩石学报, 2007, (05) : 911 - 918
  • [5] 西藏羌塘达尔应强过铝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球动力学意义
    熊兴国
    岳龙
    徐安全
    易成兴
    贺永忠
    [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6, (04) : 40 - 46
  • [6] 成岩混层(I/S)Ar-Ar年龄谱型及39Ar核反冲丢失机理研究——以浙江长兴地区P-T界线粘土岩为例
    张彦
    陈文
    陈克龙
    刘新宇
    [J]. 地质论评, 2006, (04) : 556 - 561
  • [7] 青藏高原东南缘晚新生代幕式抬升作用的Ar-Ar热年代学证据
    陈文
    张彦
    张岳桥
    金贵善
    王清利
    [J]. 岩石学报, 2006, (04) : 867 - 872
  • [8] Geochemistry of eocene calc-alkaline volcanic rocks from the Kastamonu area; Northern Turkey.[J].Angelo Peccerillo;S. R. Taylor.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1976, 1
  • [9] 岩石地球化学.[M].(英)HughR.Rollison著;杨学明等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0,
  • [10]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M].王中刚等 编著.科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