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辽东湾海域JZ25-1S转换带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被引:71
作者
周心怀 [1 ]
余一欣 [2 ,3 ]
魏刚 [1 ]
汤良杰 [2 ,3 ]
王应斌 [1 ]
机构
[1]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2]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海域; 构造转换带; 分段断层; 应变守衡; 油气成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新的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结果,运用断层的位移-距离分析法,探讨了渤海辽东湾JZ25-1S转换带的变形特征,并分析了转换带与油气聚集的关系。JZ25-1S地区断裂发育,主要为北东走向,平面上呈雁列式排列。倾向相同的辽西1号断层、2号断层和3号断层在叠覆区形成了属于转换斜坡型的JZ25-1S构造转换带,并在斜坡背景上发育有断块构造。JZ25-1S转换带等变形体变换了辽西1号、辽西2号和辽西3号分段断层传递的应力,使断块体在三维空间上保持应变守衡。JZ25-1S转换带对油气聚集成藏的作用主要包括:有利于构造圈闭的形成;控制沉积体系展布;有利于油气运移和改善储层质量。渤海地区同向叠覆型正断层之间发育的转换带是值得探索的有利油气勘探领域。
引用
收藏
页码:837 / 84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郯庐断裂对渤海海域东部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J].
龚再升 ;
蔡东升 ;
张功成 .
石油学报, 2007, (04) :1-10
[2]   东濮凹陷断裂系统及变换构造 [J].
陈书平 ;
漆家福 ;
王德仁 ;
程秀申 ;
赵衍彬 ;
徐振强 ;
解晨 ;
孙海龙 .
石油学报, 2007, (01) :43-49
[3]   黄河口凹陷BZ34断裂带油气晚期快速成藏模式 [J].
陈斌 ;
邓运华 ;
郝芳 ;
邹华耀 ;
胡建武 .
石油学报, 2006, (01) :37-41
[4]   渤海古近系中深层储层预测技术及其应用 [J].
徐长贵 ;
赖维成 .
中国海上油气, 2005, (04) :231-236
[5]   塔中Ⅰ号断裂坡折带构造特征及勘探领域 [J].
邬光辉 ;
李启明 ;
张宝收 ;
董立胜 ;
张亚光 ;
张欢庆 .
石油学报, 2005, (01) :27-30+37
[6]   黄骅盆地一级构造变换带的特征与成因 [J].
邬光辉 ;
漆家福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9, (02) :29-32
[7]   黄骅坳陷横向变换带的构造特征及成因 [J].
周建生 ;
杨池银 ;
陈发景 ;
陈昭年 .
现代地质, 1997, (04) :18-21+23-26
[8]   松辽盆地北部变换构造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J].
胡望水,王燮培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4, (02) :164-172
[9]  
Transfer zones and fault reactivation in inverted rift basins: Insights from physical modelling[J] . Elena A. Konstantinovskaya,Lyal B. Harris,Jimmy Poulin,Gennady M. Ivanov.Tectonophysics . 2007 (1)
[10]   What controls relay ramps and transfer faults within rift zones? Insights from analogue models [J].
Acocella, V ;
Morvillo, P ;
Funiciello, R .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2005, 27 (03) :397-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