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合作社的规模、治理机制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基于集体行动理论的视角

被引:30
作者
刘刚
张晓林
机构
[1] 天津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农产品质量安全; 规模; 治理机制; 集体行动; 搭便车;
D O I
10.13872/j.1000-0275.2016.0085
中图分类号
F321.42 [经济联合体]; F322 [农业计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农民合作社是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载体,但农民合作社的规模和内部治理机制对农产品质量控制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基于集体行动理论,将农民合作社的农产品质量控制视作合作社集体行动的结果,分析合作社的规模与农产品质量控制的关系,探讨基于农产品质量控制的合作社内部治理机制问题。结果表明,合作社应保持一定规模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通过更多的盈余返还增强农户生产高质量农产品的动力;但合作社的规模过大不利于农产品质量控制。同时,合作社应构建基于农产品质量控制的内部治理机制,包括通过准入管理合理控制合作社规模、完善基于农产品质量控制的合作社退出管理、设计合理的农户生产行为约束机制、增强合作社农产品的排他属性和质量溢价能力。因此,为了有效实施规模控制、提升合作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能力,提出了完善合作社内部治理结构,加强理事会的权威性和管理能力;加强对合作社发展的产业政策支持的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926 / 93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