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互惠行为视角下的合作社农产品质量供给治理

被引:12
作者
浦徐进 [1 ]
蒋力 [1 ]
吴林海 [2 ]
机构
[1] 江南大学商学院
[2] 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
关键词
合作社; 农产品质量; 行为分析; 强互惠;
D O I
10.13240/j.cnki.caujsse.2012.01.015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322 [农业计划与管理]; F321.42 [经济联合体];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考虑到龙头企业和合作社间的信息不对称和我国农户日益"原子化"的现状,完全依靠外部直接监督合作社农户生产行为的成本是极为高昂的。农户"搭便车"行为容易陷入合作社内部的集体行动困境,导致合作社农产品质量供给的低效率。论文在"行动者/结构"的分析框架下,尝试将强互惠理论拓展到合作社农产品质量供给治理中,探讨通过强化强互惠行为来重塑合作社结构的可能性,从而实现合作社农产品质量供给的高效率;最后的数值仿真表明强互惠行为的存在确实能有效提高合作社的农产品质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4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2]   农民合作行为中的惩罚机制及其实践基础研究 [J].
狄金华 ;
董磊明 .
中国行政管理, 2011, (03) :102-106
[3]   农民专业合作社: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载体——以浙江临海市上盘西兰花合作社为例 [J].
高锁平 ;
裴红罗 .
农村经济, 2011, (01) :127-129
[4]   全面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研究——以河北为例 [J].
张波 .
生态经济, 2010, (03) :96-98
[5]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作用机制分析——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 [J].
任国元 ;
葛永元 .
农业经济问题, 2008, (09) :61-64
[6]   合作社制度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基于集体行动理论视角的思考 [J].
任大鹏 ;
郭海霞 .
农业经济问题, 2008, (03) :90-94+112
[8]   农产品的食品安全、可追溯性与现代供应链 [J].
胡定寰 ;
杨伟民 .
科学决策, 2007, (12) :14-15
[9]   论乡村水利的社会基础——以荆门农田水利调查为例 [J].
罗兴佐 ;
贺雪峰 .
开放时代, 2004, (02) :25-37
[10]  
什么农村 什么问题.[M].贺雪峰; 著.法律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