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负荷理论的解读及启示

被引:33
作者
李志专 [1 ,2 ]
机构
[1]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2] 阜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认知负荷理论; 认知负荷结构; 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
D O I
10.16126/j.cnki.32-1365/g4.2009.01.005
中图分类号
G420 [教学研究和改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阐述认知负荷理论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教学中学生认知负荷的结构,并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角度,对优化教学中学生认知负荷结构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控制内在认知负荷;降低外在认知负荷;提高相关认知负荷。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认知负荷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管理途径 [J].
高俊霞 ;
吴剑丽 .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7, (01) :55-57
[2]   认知负荷理论及其在E-learning中的应用 [J].
陈光耀 ;
汪义凤 .
软件导刊, 2007, (04) :4-6
[3]   从认知负荷理论看教学设计 [J].
赖日生 ;
曾晓青 ;
陈美荣 .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5, (01) :52-55+63
[4]   Research on cognitive load theory and its design implications for e-learning [J].
van Merrienboer, Jeroen J. G. ;
Ayres, Paul .
ETR&D-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5, 53 (03) :5-13
[5]  
Cognitive Load and Learner Expertise: Split-Attention and Redundancy Effects in Reading with Explanatory Notes[J] . Alexander Seeshing Yeung,Putai Jin,John Sweller.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 199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