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下游平原区乡村景观的结构、管理和土壤有机碳研究

被引:4
作者
武俊喜 [1 ]
焦加国 [2 ]
肖红生 [3 ]
王洪庆 [4 ]
程序 [1 ]
杨林章 [5 ]
Ellis Erle C [4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学系
[2]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与亚热带生态研究所
[4]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Systems,University of Maryland,Baltimore
关键词
长江下游平原区; 乡村景观; 生态立地; 土壤有机碳密度; 土壤有机碳储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9.2 [中国土壤地理、土壤调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实地研究主要位于宜兴市域的区域乡村景观代表性样方,评价并阐明了人口密集的长江下游平原区乡村景观的结构,土地管理与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关系。景观绘图是基于1m分辨率的IKONOS影像并采用生态立地分类及绘图标准,通过直接解译和实地检验对边界清晰的均质景观缀块进行分类和绘图;依据区域权重分层取样设计方法,在生态立地斑块中随机设定取样点进行土壤和淤泥取样;利用区域权重系数进行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和土壤有机碳储量评价计算。结果表明:在2.13×106hm2的长江下游平原区乡村景观面积范围内,0~30cm土壤有机碳储量为76.97Tg。该区域土地利用/覆被的主要类型为水田,水产养殖,非渗漏性建筑用地,旱地1年生作物和水浇地多年生作物,这5种类型的面积百分数和土壤有机碳储量百分数分别为83%和85%。其中平原稻田面积为0.89×106hm2,占总面积的42%;其0~30cm土壤有机碳储量高达36.60Tg,占总储量的48%。通过区域分层取样和小尺度景观斑块的区域权重推绎分析,揭示了人口密集的乡村景观中土地利用/覆被方式对当地和区域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模式。这种在小尺度下对土地管理调查,土壤有机碳和其它生态特征研究的方法明显优于传统的基于30~1000m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土地覆被研究和基于土壤类型的区域土壤有机碳储量评价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4135 / 414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 基于1∶100万土壤数据库的中国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研究
    于东升
    史学正
    孙维侠
    王洪杰
    刘庆花
    赵永存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2) : 2279 - 2283
  • [2] 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图的川中丘陵区村级景观格局特征研究
    李首成
    刘文全
    程序
    Erle C.Ellis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0) : 1830 - 1837
  • [3] 江苏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估算和空间分布分析
    姜小三
    潘剑君
    李学林
    [J]. 土壤通报, 2005, (04) : 501 - 503
  • [4] 利用IKONOS进行局部景观生态研究
    阮仁宗
    Erle C.Ellis
    [J]. 遥感信息, 2005, (03) : 14 - 17+81
  • [5] 近20年来宜兴市域水稻土有机碳动态及其驱动因素
    张琪
    李恋卿
    潘根兴
    张旭辉
    蒋定安
    黄洪光
    [J]. 第四纪研究, 2004, (02) : 236 - 242
  • [6] 中国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的估算与空间分布分析
    解宪丽
    孙波
    周慧珍
    李忠佩
    李安波
    [J]. 土壤学报, 2004, (01) : 35 - 43
  • [7] 基于模型和GIS的江苏省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研究
    沈雨
    黄耀
    宗良纲
    张稳
    徐茂
    刘林旺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11) : 1312 - 1317
  • [8] 环渤海地区土壤有机碳库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
    刘国华
    傅伯杰
    吴钢
    段桂兰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9) : 1489 - 1493
  • [9] 中国东部地区耕地土壤肥力变化趋势研究
    俞海
    黄季焜
    Scott Rozelle
    Loren Brandt
    [J]. 地理研究, 2003, (03) : 380 - 388
  • [10] 中国陆地土壤有机碳蓄积量估算误差分析
    王绍强
    刘纪远
    于贵瑞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5) : 797 - 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