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籼粳交杂种F2几个重要性状的分布

被引:6
作者
张再君
梁承邺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东广州湖北农学院农学系,湖北荆州,广东广州
关键词
水稻; 籼粳交; 遗传效应; 世代; 分布; 分类性状; 结实率; 株高;
D O I
10.16819/j.1001-7216.2003.02.008
中图分类号
S511.2 [按米的粘性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比较了 0 2 4 2 8/培矮 6 4和台中 6 5 /特青两个不同的籼粳交组合 F2 结实率、株高和几个程氏分类性状的分布。结果表明 :(1)两个组合的株高呈现相似的正态分布 ,不受其 F1 结实率和株高的影响 ,说明 F2 株高不存在配子选择问题 ;在杂交亲和性较好的 0 2 4 2 8/培矮 6 4中 ,F2 的平均结实率与其 F1 的结实率几乎相等 ,而台中 6 5 /特青结实率则表现为由 F1 到 F2 增加的趋势 ,说明配子选择在亲和性较好的杂种中很少或不存在 ,而在亲和性相对较差的组合中存在。(2 )在程氏分类性状的分布中 ,叶毛、抽穗时稃色和第 1~ 2穗轴节长等存在大量的中间类型 ,表现明显的正态分布 ,稃毛和酚反应虽呈双峰分布 ,但仍然存在少量的中间类型 ,而谷粒长宽比则表现极端的偏斜分布 ,明显地偏向粳型。虽然各分类性状表现不同的分布类型 ,但程氏分类指数表现出正态分布 ,即偏籼偏粳的中间型占绝大多数。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籼粳杂种双单倍体的配子选择 [J].
陈英,陆朝福,何平,沈利爽,徐吉臣,徐云碧,朱立煌 .
遗传学报, 1997, (04) :322-329
[2]   水稻籼粳杂种F2群体中RFLP标记的异常分离及其染色体分布 [J].
徐云碧 ;
申宗坦 ;
陈英 ;
朱立煌 .
植物学报, 1995, (02) :91-96
[3]   秈粳稻杂交育种研究(第二报) [J].
杨守仁 ;
沈锡英 ;
顾慰连 ;
曹淡君 .
作物学报, 1962, (02) :13-18
[4]  
花药培养学术讨论会文集[M]. 科学出版社 , 《花药培养学术讨论会文集》编辑小组编, 1978
[5]  
Comparison of single seed descent and anther culture-derived lines of three single crosses of rice[J] . B. Courtois.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3 (5)
[6]  
Segregation of 12 isozyme genes among doubled haploid lines derived from a japonica x indica cross of rice ( Oryza sativa L.)[J] . E. Guiderdoni,J. C. Glaszmann,B. Courtois.Euphytica . 198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