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粳杂种双单倍体的配子选择

被引:8
作者
陈英,陆朝福,何平,沈利爽,徐吉臣,徐云碧,朱立煌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遗传所,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
关键词
籼/粳,花药培养,双单倍体,形态指数,同工酶,RFLP,配子选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 [按米的粘性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对典型的灿与粳稻杂种,窄叶青8号/京系17F1花药进行培养获得的132个双单倍体的形态特性、同工酶与RFLP标记的分离与重组进行了考察分析,研究是否存在配子选择问题。结果表明:(1)对4个重要数量性状和6个涉及籼、粳特征的形态指数进行考察所获数据均为连续分布,并呈正态曲线;(2)用8种同工酶对52个DH系分析结果表明,只有2种同工酶显著偏离期望的1:1比率,而灿与粳的总基因型比率相近;(3)应用167个RFLP标记对132个DH系进行的分析发现,有36%标记发生偏分离,但偏籼与偏粳的比率相近,两个亲本基因组在DH群体中所占比率相同(各50%),各种基因组成呈正态分布。综上所述,本研究虽观察到一些轻微偏分离现象,但籼粳基因基本上随机分离与重组,等位基因总频率未偏离1:1比率。
引用
收藏
页码:322 / 32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籼稻花粉无性系变异的研究 [J].
陈英,陆朝福,徐云碧,何平,朱立煌 .
遗传学报, 1996, (03) :196-204
[2]   水稻双单倍体群体的分子标记图示基因型分析 [J].
徐吉臣,陆朝福,陈洪,何平,陈英,朱立煌,徐云碧 .
遗传学报, 1995, (05) :343-352
[3]   水稻籼粳杂种F2群体中RFLP标记的异常分离及其染色体分布 [J].
徐云碧 ;
申宗坦 ;
陈英 ;
朱立煌 .
植物学报, 1995, (02) :91-96
[4]   用双单倍体群体构建水稻的分子连锁图 [J].
徐吉臣,朱立煌,陈英,陆朝福,才宏伟 .
遗传学报, 1994, (03) :205-214+253
[5]   亚洲稻(Oryga Sativa L.)分类的酯酶同工酶研究——兼论水稻酯酶同工酶基因表达的时空性 [J].
才宏伟 ;
王象坤 ;
程侃声 ;
张尧忠 .
西南农业学报, 1992, (04) :19-24
[6]   影响籼稻花药培养诱导率的因素及基因型的作用研究 [J].
陈英 ;
田文忠 ;
郑世文 ;
李良材 .
遗传学报, 1991, (04) :358-365
[7]   亚洲栽培稻起源、演化中两个重要稻种类型的研究 [J].
王象坤 ;
程侃声 ;
黄迺威 ;
罗军 ;
卢义宣 ;
刘光荣 .
遗传学报, 1987, (04) :262-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