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法前沿问题

被引:2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刑法学研究; 前沿论坛; 刑事; 刑事法学; 前沿问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4-27 [];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刑事法前沿论坛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刑事法学重点学科主办的年度学术论坛,旨在创新刑事法理论、促进刑事法实践、推动刑事法改革。2009年11月21—22日,"第七届刑事法前沿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学术界和实务界的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届论坛。所研讨的问题包括刑法学的科学性、刑法学流派、社会转型与刑法转向、刑法中的权利透视、文化生态学在刑法学研究中的应用、中国死刑制度改革、有组织犯罪的刑事对策、青少年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态势、共同犯罪的网络异化、毒品共同犯罪主从犯的认定、量刑规范化、假释制度的完善、刑事司法职权配置的优化、普通判断力在刑事司法中的作用、刑事和解、刑讯逼供的制度性防范、刑事证人作证制度、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涉黑"案件的分案处理、二审程序改革、量刑程序改革、腐败犯罪资产追回机制、监狱检察的改革、网络舆情与刑事司法等。我们撷取其中的部分观点以笔谈的形式汇集于此,以展现刑事法学的研究现状,并促进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42 / 142 +145-148+151-153+159+162-163+167-170+176-177+179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刑事被告人质证权的程序保障 [J].
屈新 .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9, (01) :107-113+160
[2]   形式与实质的关系:刑法学的反思性检讨 [J].
陈兴良 .
法学研究, 2008, 13 (06) :96-111
[3]   论刑事对质制度及其改革完善 [J].
龙宗智 .
法学, 2008, (05) :12-23
[4]   司法过程中的对抗与合作——一种新的刑事诉讼模式理论 [J].
陈瑞华 .
法学研究, 2007, (03) :113-132
[5]   刑事和解初探 [J].
陈光中 ;
葛琳 .
中国法学, 2006, (05) :3-14
[6]   社会危害性理论:进一步的批判性清理 [J].
陈兴良 .
中国法学, 2006, (04) :3-17
[7]   刑事证人出庭率:一种基于实证研究的理论阐述 [J].
左卫民 ;
马静华 .
中国法学, 2005, (06) :164-176
[8]   论辩护方当庭质证的权利 [J].
陈永生 .
法商研究, 2005, (05) :89-96
[9]   浅议假释制度的完善——以罪犯权利保护为视角 [J].
冯殿美 ;
侯艳芳 .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2) :57-61
[10]   让腐败分子无处藏身——解读《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J].
张业遂 .
求是, 2004, (08) :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