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退耕前后典型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被引:23
作者
周萍 [1 ,2 ]
刘国彬 [1 ]
侯喜禄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环境工程; 退耕生态; 黄土丘陵区; 退耕还林草政策; 能值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2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应用能值分析理论和方法,从资源的投入和产出结构角度对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前后纸坊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资源利用、环境压力、能值指标变化及生态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退耕前,该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农产品总产出能值为7.53E+18 sej,退耕后减小了1.50E+17 sej,单位面积农产品生产力由退耕前的5.38E+15 sej/hm2上升到退耕后的1.68E+16 sej/hm2,畜产品的产出能值有所下降。退耕后系统生产优势度指数由退耕前的0.60上升到0.72,系统稳定性指数由退耕前的0.51增加到退耕后的0.53,退耕后流域人口承载力较退耕前大。退耕前后该流域能值投入率及环境负荷几乎无变化,净能值产出率由0.11增加到0.29,退耕前流域人均能值用量为5.16×1015 sej,退耕后增加到5.41×1015 sej,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数由退耕前的2.55上升到退耕之后的6.69。退耕后,能值-货币比为2.21×1012 sej/$,与退耕前相比变化不大。为了使该流域的农业生态系统更加持续稳定的发展,需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优化资源投入配置,提高资源生产效率,减小环境负荷,逐步走向系统可持续性不断增强的健康发展轨道。
引用
收藏
页码:266 / 27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稻鸭共作有机农业模式的能值评估
    席运官
    钦佩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2) : 237 - 242
  • [2] 施肥结构对旱地红壤有机质和物理性质的影响
    李成亮
    孔宏敏
    何园球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6) : 116 - 119
  • [3] 甘肃省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
    赵晟
    李自珍
    [J].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03) : 464 - 470
  • [4] 基塘农业生态工程模式的能值评估
    陆宏芳
    彭少麟
    蓝盛芳
    陈飞鹏
    不详
    [J]. 应用生态学报 , 2003, (10) : 1622 - 1626
  • [5] 西藏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严茂超
    HTOdum
    [J]. 自然资源学报, 1998, (02) : 20 - 29
  • [6] 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蓝盛芳等编著, 2002
  • [7] 农业生态学教程[M]. 气象出版社 , 陈阜主编, 1998
  • [8] Emergy evalu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and sustainability of three agricultural systems with different scales and management[J] . Jay F. Martin,Stewart A.W. Diemont,Erick Powell,Michele Stanton,Samuel Levy-Tacher.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 2006 (1)
  • [9] Monitoring patterns of sustainability in natural and man-made ecosystems[J] . Sergio Ulgiati,Mark T. Brown.Ecological Modelling . 1998 (1)
  • [10] Emergy Analysis of Human Carrying Capacity and Regional Sustainability: an Example Using the State of Maine[J] . Daniel E. Campbell.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 199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