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成因分析及其与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

被引:6
作者
刘明勇
周立春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京西院区)神经内科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同型半胱氨酸; 超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原因及其与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方法对16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有无及其超声特征,测定内中膜厚度。检测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脂、血清抗磷脂抗体及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患者分为无斑块组和有斑块组。斑块组又分为稳定斑块亚组和不稳定斑块亚组。结果单因素分析年龄、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及同型半胱氨酸在无斑块组和有斑块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别。Logistic回归分析只有年龄是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稳定和不稳定斑块亚组,Logistic回归分析只有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是不稳定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无斑块组和斑块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分别是13.0±6.8μmol/L和18.4±12.6μmol/L(P=0.042)。结论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年龄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是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高血压、脂代谢紊乱一样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非独立危险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409 / 41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 [J].
王敏健 ;
杨志华 .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 (09) :181-183
[2]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关系 [J].
龚辉 ;
胡瑞 ;
王亚芬 ;
张象贤 ;
王卫群 .
中国临床医学, 2006, (05) :733-734
[3]   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脂、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的关系 [J].
陈比特 ;
林一萍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3, (06) :577-578
[4]   同型半胱氨酸对高血压脑卒中患者血脂和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J].
陈琦玲 ;
王及华 ;
马济顺 ;
孙宁玲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2, (04) :345-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