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融合、新业态与非正规就业增长:一个基于经验与概念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30
作者
郭为 [1 ]
秦宇 [2 ]
黄卫东 [3 ]
余琴 [1 ]
机构
[1] 青岛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旅游与会展管理系
[2]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酒店管理学院
[3] 青岛大学图书馆
关键词
旅游; 新业态; 非正规就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120203 ;
摘要
旅游新业态是产品形态、组织形态和经营形态的融合。旅游产业融合催生了旅游新业态。旅游新业态是旅游非正规就业增长的源泉。文章实地调研了以新业态形式运作的酒店、旅行社和景点景区,发现旅游非正规就业在不同行业中普遍存在。为了验证这个假说,向前述三类不同的旅游企业发放了300份问卷,利用问卷形成的构念构建了一个经验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发现,旅游产业融合通过产品形态、组织形态和经营形态影响非正规就业。文章的核心观点有三个:第一,旅游产业融合催生了新业态,旅游新业态可以通过非正规就业带动就业总量增长。第二,旅游产品形态、组织形态各自单独并不影响非正规就业,它通过与经济景气度和企业成本交互作用对非正规就业产生影响。旅游经营形态既独立影响非正规就业,同时也和经济环境和企业成本交互作用影响非正规就业。第三,经营形态是旅游非正规就业的核心,在任何情况下,它都在5%水平上显著影响非正规就业。因此,在经济结构调整时期,政府部门应该重视旅游领域出现的各种新业态,新业态可能会改变就业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54 条
[1]   非正规就业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J].
李强 .
城市问题, 2016, (01) :99-103
[2]   旅游非正规就业:职业发展的末端还是通道 [J].
梁增贤 ;
谢春红 .
旅游学刊, 2016, 31 (01) :102-110
[3]   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研究综述 [J].
李强 .
岭南学刊, 2015, (06) :124-130
[4]   城市旅游非正规就业者生活质量感知研究——以广州为例 [J].
梁增贤 ;
黎结仪 ;
文彤 .
旅游学刊, 2015, 30 (09) :72-81
[5]   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非正规就业及其在减贫中的作用 [J].
都阳 ;
万广华 .
经济学动态, 2014, (09) :88-97
[7]   被忽视的真实力量:旅游非正规就业及其拉动效应 [J].
郭为 ;
厉新建 ;
许珂 .
旅游学刊, 2014, 29 (08) :70-79
[8]   乡村旅游新业态发展机制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J].
宋增文 .
北京农业, 2014, (02) :14-19
[9]   旅游产业融合与新业态形成 [J].
郭为 ;
许珂 .
旅游论坛, 2013, 6 (06) :1-6
[10]   互联网技术成为旅游产业融合与新业态的主要驱动因素 [J].
杨彦锋 .
旅游学刊, 2012, 27 (09)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