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金融监管异化的软法治理归正

被引:22
作者
王兰
机构
[1] 厦门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全球数字金融; 监管异化; 数字金融软法; 治理归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2.28 [金融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金融科技催生的数字金融运营方式,因其跨国监管套利与金融通道媒介效应,极易冲击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传统的数字金融治理进路通常采用双边监管协作以遏制监管套利,但成本过度投入却未能获得更佳监管成效,造成监管资源耗散下的错配;而数字金融的通道效应则易诱发强势国家的监管标准单极化输出,出现长臂管辖或替代合规,诱致监管技术的固化。对此,须借法律多元主义支持下的软法治理路径,采用基于吸引而非强制的监管技术标准,通过监管科技共享和监管参与激励,以消弭数字金融监管异化问题。同时,嵌入具有义务性内容、程序性保障和梯次强制执行力的硬法,能有效充实参与能力不足造成的软法正当性欠缺,遏制成员国选择性的软法治理投机行为,进而在多边主义下促成一种去霸权主义的协同治理模式,助力以中国为代表的新经济体对数字金融全球治理的话语权提升,落实区域监管相容与全球金融稳定的平衡。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22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算法透明的多重维度和算法问责 [J].
汪庆华 .
比较法研究, 2020, (06) :163-173
[2]   全球金融治理的合法性困局及其应对 [J].
廖凡 .
法学研究, 2020, 42 (05) :37-54
[3]   小农经济理论与“内卷化”及“去内卷化” [J].
黄宗智 .
开放时代, 2020, (04) :126-139+9
[4]   国际金融监管标准实施评估机制研究 [J].
刘子平 .
金融监管研究, 2019, (09) :15-34
[5]   变数与前景:中美对国际经济治理模式选择之分殊 [J].
徐崇利 .
现代法学, 2019, 41 (05) :182-194
[6]  
美国证券法框架下数字代币发行的监管实践与启示[J]. 张天行.证券法律评论. 2019(00)
[7]   中美“穿透式监管”与“罗斯福金融监管”之比较研究 [J].
宋琳 ;
唐芳 .
山东社会科学, 2019, (03) :100-108
[8]   监管启示录:近距离感受英国“双峰监管”的得与失 [J].
瞿亢 ;
李振龙 ;
田佳敏 .
中国银行业, 2018, (05) :39-42
[10]   监管割据与审慎不足: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问题与改革 [J].
吴云 ;
史岩 .
经济问题, 2016, (05) :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