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3种沉积物重力流及其含油气性

被引:56
作者
李相博 [1 ]
陈启林 [1 ]
刘化清 [1 ]
完颜容 [1 ]
慕敬魁 [2 ]
廖建波 [1 ]
魏立花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2]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部
关键词
砂质碎屑流; 浊积岩; 沉积物重力流; 含油气性;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依据大量岩心、露头观察与分析测试资料,在鄂尔多斯盆地湖盆中心深水区延长组长6段识别出3种类型的沉积物重力流,即砂质碎屑流、经典浊积岩和滑塌岩,其中砂质碎屑流是在我国陆相含油气盆地中新发现的一种砂体成因类型,属于层流;而经典浊积岩由浊流作用形成,属于紊流;滑塌岩则是在深水环境中由于滑动、滑塌作用形成的滑塌变形体。三者在流变学特征上存在本质差别,以往延长组深水沉积研究夸大了浊流的沉积作用。从时空分布看,三者在空间上相互依存,在时间上相互转化;从含油气性看,砂质碎屑流最好,经典浊积岩A段次之,而滑塌岩较差。进一步研究认为,砂质碎屑流为湖盆中心地区油井产量的主力贡献者,其平面分布控制着油气藏的富集与高产。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规律[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杨俊杰著, 2002
[12]  
Ten turbidite myths[J] . G. Shanmugam.Earth Science Reviews . 2002 (3)
[13]  
50 years of the turbidite paradigm (1950s—1990s): deep-water processes and facies models—a critical perspective[J] . G Shanmugam.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 2000 (2)
[14]   The Bouma Sequence and the turbidite mind set [J].
Shanmugam, G .
EARTH-SCIENCE REVIEWS, 1997, 42 (04) :201-229
[15]  
High-density turbidity currents: are they sandy debris flows?. Shanmugam G. Journal of Sedimentary Research . 1996
[16]   沉积物重力流-深水牵引流沉积组合——鲍玛序列多解性探讨 [J].
张兴阳 ;
罗顺社 ;
何幼斌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1, (01) :1-4+6
[17]   砂质碎屑流和底流改造——部分传统浊积岩成因新解 [J].
秦建华 .
四川地质学报, 1999, (04) :266-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