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和南北区域差异分析

被引:55
作者
韦沁 [1 ]
曲建升 [1 ,2 ]
白静 [1 ]
李恒吉 [1 ,2 ]
刘莉娜 [1 ]
徐丽 [1 ]
机构
[1]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资源环境研究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强度; Theil指数; Kaya恒等式; 区域差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2 [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摘要
为探究我国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和南北区域的差异性,根据1999—2014年中国农业生产的相关数据,基于主要农作物(小麦、水稻和玉米)、农药、化肥、农膜、农业灌溉、农业机械等主要农业投入碳源,对除香港、澳门、台湾之外的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农业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并利用卡雅(Kaya)恒等式分析其影响因素,利用泰尔(Theil)指数分析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我国农业碳排放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人口整体减少等因素会抑制农业碳排放量增长,而农业经济发展会增加农业碳排放量。(2)从空间分布来看,总体上北方农业碳排放量大于南方地区,单位面积碳排放呈总体上升趋势,单位产值碳排放呈总体下降趋势。从区域内部来看,Theil指数显示我国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主要来自区域内,其中南方农业碳排放强度差异高于北方。在南北区域中沿海地区内差异逐渐减小,西北和西南地区内差异逐渐增大。最后,跟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相关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18 / 32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J].
万文玉 ;
赵雪雁 ;
王伟军 .
环境科学学报, 2016, 36 (09) :3445-3455
[2]   基于泰尔指数的能源消费区域差异研究 [J].
张艳东 ;
赵涛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5, (06) :14-19
[3]   江苏省水稻生产的碳排放结构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农户生产投入和规模的视角 [J].
刘乃栋 ;
胡浩 ;
胡中应 .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42 (13) :4121-4124
[4]   2013年中国气候概况 [J].
侯威 ;
陈峪 ;
李莹 ;
王有民 ;
王遵娅 ;
朱晓金 ;
周兵 ;
叶殿秀 ;
赵珊珊 ;
蔡雯悦 ;
尹宜舟 ;
钟海玲 ;
赵琳 .
气象, 2014, 40 (04) :482-493
[5]   重庆市农田系统碳源/汇特征及碳足迹分析 [J].
周陶 ;
高明 ;
谢德体 ;
魏朝富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01) :96-102
[6]   中国农村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低碳农业 [J].
高海莺 .
广东化工, 2013, 40 (16) :99-100+91
[7]   Kaya恒等式的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及其政策含义的局限性 [J].
袁路 ;
潘家华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3, 9 (03) :210-215
[8]   中国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J].
李波 ;
张俊飚 ;
李海鹏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 25 (12) :8-13
[9]   基于Kaya公式的中国CO2排放影响因素分解 [J].
邢璐 ;
单葆国 .
能源技术经济, 2011, 23 (10) :46-50
[10]   中国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解 [J].
李波 ;
张俊飚 ;
李海鹏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8) :8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