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耕地麦玉薯三熟保护性耕作水土保持效应的研究

被引:5
作者
杨勤
刘永红
柯国华
何文铸
高强
机构
[1] 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水土流失; 降雨量; 最大24h降雨量;
D O I
10.16213/j.cnki.scjas.2008.02.008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采用控制性定位试验,研究坡耕地麦玉薯三熟保护性耕作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表明,采用垄作免耕、秸秆覆盖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其中采用横坡垄作的水土保持效果最好,但周年产量显著下降;采用中带顺坡垄作方式在稳定周年产量的基础上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其生态与经济效益最佳。研究还发现,降雨量和最大24h降雨量与径流量、土壤流失量显著相关,降雨量对径流量的影响大于最大24h降雨量,土壤流失量是受降雨量和最大24h降雨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305 / 30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对流域降雨径流的影响分析 [J].
张升堂 ;
康绍忠 ;
张楷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6) :56-59
[2]   四川省土地退化的现状及防治对策 [J].
赵齐阳 ;
邓良基 ;
张世熔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4) :357-361
[3]   紫色土两种耕作制的产流产沙过程与水土流失观测准确性分析 [J].
刘刚才 ;
高美荣 ;
林三益 ;
刘淑珍 .
水土保持学报, 2002, (04) :108-111
[4]   中国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状况 [J].
刘玉平 ;
王桥 ;
王文杰 ;
申文明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S2) :17-19
[5]   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地表径流与土壤水蚀影响的试验研究 [J].
王晓燕 ;
高焕文 ;
李洪文 ;
周兴祥 .
农业工程学报, 2000, (03) :66-69
[6]   陡坡耕地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一种农林复合模式 [J].
朱波 ;
陈实 ;
廖晓勇 ;
许海峰 ;
田永清 ;
张思林 .
山地学报, 2000, (01) :37-41